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唐家河遇见美好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蒋林   2022年07月21日08:33

1

“国之隐士大熊猫,王者清幽唐家河”,这是作家贾平凹写下的诗句。川陕交界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来打动了贾平凹,欣然提笔,信手拈来。大熊猫与唐家河,在诗句里如此和谐而动人。保护区内连绵起伏的大山,一波连一波的密林,或开阔或弯曲的河流,的确是野生动物的家园。特别是丰富的竹子,更是让这里成了大熊猫生活的乐土。箭竹林、糙花箭竹、青川箭竹,这些都是大熊猫最爱的美食。几十年前的竹子开花,曾一度导致唐家河大熊猫数量下降,但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今天的这里依然生活着数量众多的野生大熊猫。

在唐家河一年四季都可以观赏野生动物。春天,动物们会下山一睹春天的百花齐放,感受万花的芳香;秋天和冬季,动物们又为准备过冬而降低海拔,来到山下更温暖的地方。但夏季不是观赏野生动物的最佳时节。而我,恰巧在酷热的七月来到了唐家河。我所说的酷热,是指这个季节本来的属性,以及在城市里的感受。但唐家河不一样,这里清幽、凉爽,高耸的大山,丰茂的植被,缭绕的雾霭。一夜大雨后,保护区内烟雨蒙蒙,充满神秘色彩。路上,5岁的女儿说,你看那些山都有天那么高了。的确如此,大山与天相接,翠绿延绵,行走在保护区内,宛如置身一片梦境。

诚然,唐家河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但是,我们都明白,在唐家河偶遇大熊猫,几乎是所有对唐家河心向往之的人最大的梦想。不过,真的只能是偶遇。保护区面积大、山势高、树木多,“国之隐士”很好隐藏,也隐藏得很好。从以往的各种新闻报道中看,在唐家河一带偶遇大熊猫屡见不鲜,但我的确一只都没有看见。

虽然我在唐家河没有亲眼看见大熊猫,但是,当我穿行在完全被绿色覆盖的大山之间时,脑海里全是关于唐家河和大熊猫的历史。当我们回望那些历史,当我们看着眼前的景象,就会明白贾平凹的诗句,就会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神秘,就会想着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要来一趟。

2

唐家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西汉,但那实在是太久远。就让我们从1956年说起吧。这一年10月,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森林经营所建立。9年后的1965年,青川伐木厂成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给人们带来了创造幸福生活的资源和动力。绿水青山,成了当时人们的靠山。伐木和狩猎,是那时无法绕开的两个词语,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在那些年里,唐家河一带多次发现大熊猫、扭角羚、川金丝猴等珍稀动物。

时间的指针继续向前走了9年,来到了1974年。当时的四川师范学院而今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的教授胡锦矗,带领30余名专家前往唐家河开展珍稀动物调查。这是全国首次对大熊猫野外的调查和研究。通过艰苦卓绝的调查研究,胡锦矗主持撰写了《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报告建议及早批建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随后的1978年,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建立。

胡锦矗教授和他主持撰写的这份报告,对大熊猫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一种说法,法国人戴维让全世界知晓了大熊猫,“山里人”胡锦矗让全世界真正认识了大熊猫。这个说法,实在让人感动和骄傲。

2021年10月,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据说,唐家河是最容易遇见野生动物的一个保护区。除了我们都知道的大熊猫,这里还有兽类103种、鸟类310种、植物2422种,天然基因库名不虚传。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亚洲黑熊、羚牛、红腹锦鸡、毛冠鹿、藏酋猴、黄喉貂、珙桐、红豆杉、连香树、水青树……其中,“美猴王”川金丝猴约1200只,羚牛约1000只。拐过一道弯,爬上一个坡,或许就会遇见听说过没见过的动植物。当然,那些传说中的动物,并不会感到惊慌,因为这里本来就是它们的家园。

唐家河有全世界最大的野生紫荆花群落。每年春天,明媚的阳光下,粉紫色的花朵随风摇曳,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除此之外,唐家河还有亚洲最大的红叶观赏区,漫山遍野,无比绚烂。行走在保护区内,我已开始畅想着秋天到来时,带着家人一起来看红叶。

美国动物学家、博物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者乔治·夏勒,是第一位受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委托,前来中国开展工作的西方科学家。他于1984年来到唐家河,在此工作两年。后来,他在《最后的熊猫》这样描述唐家河:“跟卧龙与世隔绝的山谷相形之下,唐家河的山岭太平缓了,有宽广的山谷,几乎没有超过海拔一万英尺的山坡。辽阔的视野,给我一种自由感。”站在保护区里,就能感受到夏勒笔下的辽阔和自由。

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流淌着4条大河、11条大溪沟和123条小溪。依山傍水,有山有水。我原本打算来一次漂流,遗憾的是连续几天大雨滂沱,带着泥水的河流奔腾而下,充满着原始的狂野。好在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慢慢小了下来。雨滴打落在树叶上,沙沙作响,与不远处河流的奔腾声,一唱一和。林间飞来窜去的鸟儿,时不时发出婉转的鸣叫。在白熊坪保护站,我被悠扬的鸟叫声吸引,却不见鸟儿的身影。几番寻找后,才发现它就在我头顶,藏在浓密的树叶里。

在一个拐弯处,一只猴子蹲在路边,仿佛在等待着我们。它没有向我们靠近,我们也没打扰它。继续前行一段路后,我回头望了一眼,见它伸出了手臂,仿佛在与我们打招呼。像是说你好,像是说再见。

后来,我来到那棵树龄已经一千多年银杏树下,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4

1985年,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腹地中的三个自然村的数百名村民,全部搬迁到保护区入口处,合并为落衣沟村。由此,唐家河成为最早的没有居民的封闭式自然保护区。从1956年到1985年,唐家河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再伐木狩猎的当地人,依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不过换了一种思路,换了一种方式。养蜂、开民宿,围绕自然而不破坏自然,保护自然而又依靠自然。

路上,偶遇一位养蜂人,50来岁。我问他,蜂蜜好吗?他说好得很。我又问,生意好吗?他又说好得很。晚上,回到阴平村,我问当地人,为什么都在忙着修缮房屋。得到的答案是,广平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唐家河保护区有个出口,以后到唐家河的人势必会很多,生意会很好。长期以来,唐家河给人的印象是山高路远,山路逼仄弯道又多,进出很不方便。高速公路通车后,距离缩短了,时间减少了,前往唐家河的人,会更多了。来的人多了,生意就好了,收入就增加了,生活就幸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自始至终都给我们以馈赠。

唐家河的四季,各有不同,各有精彩。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美好。离开时,我已在心里立下约定,秋天时去赏一次红叶,冬天时去看一场积雪,来年春天去一睹野紫荆花的风采。

只是,无论什么季节,我都希望能遇见一只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