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右玉》:守住家园 向死而生
来源:文艺报 | 刘玉琴  2022年08月22日08:24

“一阵风来一阵沙,黄沙洼里是我家。谷雨无云下不了种,遍地荒丘瞭不见一朵花”,女子的清唱中,地处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右玉,风沙肆虐、黄风蔽日,贫瘠土地上没有一丝绿意的恶劣生存环境呈现于舞台。这是几十年前的右玉。与此相伴的另一幅画面也徐徐打开,新中国成立后,右玉人70余年持续种树,种了死,死了再种,最终这个风沙吃人的不毛之地,变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塞上绿洲。70年来,一共有18位右玉县委书记,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带领右玉人以守土有责、绝不后退的奋斗牺牲改写了右玉的历史,铸就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右玉的治沙传奇被山西话剧院搬上了舞台。话剧《右玉》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右玉县黄沙洼村群众在县委书记唐汉元、县长黎润杉以及村党支部书记赵柱子等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同“吃人”的风沙展开殊死斗争,树活了、人也活了的故事。

近年来,戏剧作品讲述治沙种树故事的不少,如何将有价值的题材讲成有意义的故事,成为艺术创作者一直探索实践的课题。《右玉》在文本结构和呈现方式上,将当地人的种树治沙变成守住家园、向死而生的拼命抗争,用充满诗意的舞台呈现深入挖掘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命运的跌宕与坎坷,艺术地高扬右玉精神。内容形式的独特表达为话剧舞台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新视角,折射了中国话剧以当代审美观照提升舞台气象的新思考。

作品对右玉故事的讲述脱开了常见的传统框架。虽然是讲故事,却又不十分依赖情节的线性推进,而是尝试叙述体戏剧的方式,以老书记唐汉元60年后重归黄沙洼的视角展开情节,让已然化作精神意向的老年唐汉元掌控着戏剧节奏,在跨越时空的场景、人物交集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链接,完成对历史的还原。这种多时空结构方式和作品所选取的重要事件节点,着力渲染人物内心强烈、深厚的情感,以及右玉人的生命历程和精神底色,守住家园、向死而生的坚韧顽强和在党的领导下对美好生活的坚定追求成为舞台最富有感染力的精神内核。

在多重时空架构中,我们看到了右玉生活条件的艰苦。这是风沙吃人的不毛之地,这里的人如何生存充满悬念。作品从现实场景和生活角度切入,让风沙肆虐、黄风蔽日的场景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埋门,立夏不起风,起风活埋人“的粗粝一次次强化,右玉这个连人都活不成的地方得到了形象化呈现。于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任右玉县领导班子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右玉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拉开绿化右玉大地的序幕。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减干劲,一任接一任的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持续不断植树造林。几代右玉人的不屈顽强和自然环境恶劣、天气气候恶劣、生活的贫穷等,在舞台上得到多方位展示,二度呈现及舞台设计让这一切充满现场感。

右玉人性格中的质朴和倔强令人感动。右玉人的祖先几百年前曾在这里安营扎寨、驻守边关、保家卫国。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右玉人从面对当年的强敌铁骑变成面对狂暴风沙,“守土有责,绝不后退”已经从祖先的誓言成为融入他们血液的生命意识。而且这一切又是以党的领导为轴心,从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的共同奋斗中得以体现。全剧生动描绘了奋斗者的群像,他们无怨无悔,迎难而上,而且动机目的单纯。县委书记唐汉元的女儿唐莉思想波动,不愿意在右玉生活而哭闹时,唐汉元说:“我来了右玉,我就是右玉人”,“我不图谁能感激我,我也不图谁能记得我,我甚也不图”。这种纯粹无私,久久为功的境界,照亮了右玉。舞台上的处理也干脆明了,让人物的对话干净简洁,掷地有声。有了这样的书记,老百姓就有了主心骨,有过灰心有过失败,但失败了再来,树成了心血,成了希望,成了过上好日子的未来憧憬,他们拼着命往前奔,一代代县委领导人全心全意迎难而上,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当作责任使命的真诚,化成老百姓生命中最质朴、耀眼的追求。右玉人把根扎在这里,“只要血脉不断,就要把右玉的树种下去”的信念,不仅体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顽强生命力,也体现了饱含深刻哲理的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逻辑。共产党的初衷和老百姓的愿望相互依存,这是舞台艺术作品中较为难得的党群关系水乳交融的深刻表达。作品真实传递了,是所有人的牺牲奉献换来了右玉的变化。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一同谋划、一同商量、一同劳动、一同流泪,右玉人质朴倔强的生命底色上写满了上下一心、民心所向的时代音符。

旗帜鲜明而又艺术化地表达右玉精神,主创人员的用情之深和探索魄力充满当下时代气息。作品将右玉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化成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许多台词令人印象深刻:治沙,只有和天斗,才能让树活下去,让人活下去。树活着,人就活着!只有树活得好,人才能活得更好!救树就是救人,保住了树就保住了黄沙洼的根。就像这扎在泥土里的树那样,把我们的根扎在这里,永生永世扎在这里。话剧作品要在舞台上让思想的光芒迸射出来,台词的力度和深刻是重要依托,此剧文本语言的精到和精彩,体现了编剧的概括提炼和重建能力。一般脱贫致富作品,都有搬迁,迁建的内容。这部作品与众不同,右玉人就是不走,永生永世扎根在右玉。这是他们的家,他们的爱在这里,这也成为脱贫致富题材和主题开掘的新范式。它不禁让人想到只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上下一心,将无往而不胜。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层面,作品都对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的拥戴,以及迎难而上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做出了深刻解读。有价值的题材与极富震撼力的表达形成了共同合力,让右玉精神在观赏者心底产生强烈共鸣。

舞台呈现充满哲理和诗意,意象化鲜明。该剧充分运用戏剧的假定性,简约灵动;又以歌队的叙说,右玉道情音乐和山曲、小调的适时插入,烘托气氛,突出地域特色,扩大和丰富了舞台的表意空间。舞台上方的巨大吊环,是悬在空中的一片希望;一棵歪歪扭扭的“小老杨”,是生机和不屈意志的象征;一个圆形沙盘,结构出灵活生动的现实场景。真实与想象、激情与思想,共同构成《右玉》的诗化意象。守住家园,向死而生,右玉人顽强的生命力在舞台上以多元戏剧手段表达得深厚而富有哲理。全剧鲜活生动的“奋斗者群像”,形成充溢全剧的蓬勃精神力量,为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机融合,为同类题材的舞台实践提供了新参照。

(作者系《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