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塞罕长歌》:长歌一曲千山绿
来源:文艺报 | 刘玉琴  2022年08月24日11:38

曾经漫山遍野的森林,退变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塞罕坝一百年的荒芜,成了共和国绿色之路的心中之痛。话剧《塞罕长歌》以宏阔视野和戏剧性思维,讲述承德围场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60年来,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世界上最大人工林海的人间奇迹,唱响一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壮美长歌。

一个有价值的题材,如何变成有意义的故事,演化成昂扬的艺术生命,这是艺术人一直探索实践的课题。《塞罕长歌》将三代务林人的艰苦创业与阵地意识,提炼成梦想的执着与追梦步履的坚韧;将职业信仰融入生命旅程,以追梦的脚印迭映出青春热血与担当。务林人相信塞罕坝是有根的,坚信梦想会在这片土地上开花。面对国家困难时期花大力气创办林场,抵挡风沙,修复生态,为京津建一道屏障,这项利在长远的战略工程,他们用一生诠释了职业誓言:“我是林场职工,守住塞罕坝是我的责任,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三代务林人的牺牲与奋斗,终于换来塞罕坝今天的满目青绿。这种提炼是一种本质而溯源的书写。“人在阵地在”的宣言中,我们看到的是职业操守,是绿色渴望,是以梦想为底色的深爱着脚下土地的精神飞扬。缘于这样的底色,吃带壳的黑莜面土豆咸菜,喝雪水雨水沟塘子水,住马架子地窨子窝棚子,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睡觉都要戴上皮帽子,以及年复一年的失败和奋起,塞罕坝人艰苦创业又永不停歇的意志在舞台上被传递得鲜活生动,令人动容。戏剧结构一波三折、辗转反侧,强有力的戏剧推进中,全剧奔腾澎湃的忠诚、责任意识和奋斗激情,融汇成塞罕坝人特有的精神品格和血性。创作者将一个有价值的题材建构成一个有意义的主题,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化作舞台上的一道光,点亮了题材拓展、内容开掘的新视界,在平凡质朴的职业信仰与生命信仰的交织中,彰显出牺牲奉献精神的高贵与伟大。塞罕坝精神穿透岁月,为现实题材戏剧创作带来平凡质朴中的强力震撼。

一个鲜明的当代理念,呼应了悠久的生态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蓬勃现实场景,以半个多世纪的一贯性、坚韧度,成为绿色发展国家意志的艺术表达。新中国成立之初,“绿化祖国”的大幕随之开启,河北塞罕坝大型林场正式创办于上世纪60年代初。作品一开场即是务林人在一百四十万亩的荒原上种树。从第一代人培育本土树苗,第二代人容器育苗,到第三代人的石质阳坡栽种,从无法种树,难以种树,再到满目苍翠,绿色成海,《塞罕长歌》以波澜壮阔的情节走向,气势磅礴地记录了塞罕坝人立志把没有一棵树的荒原建设成充满绿意的美丽高岭的过程。这是中国几十年来追寻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历史轨迹的艺术投影。全剧的独特之处在于,作品形象揭示了塞罕坝人把使命变成全部生命的深厚寓意,将树与人的生命进行重叠性建设,无论是白毛风肆虐、雨淞旱灾,还是伤痛牺牲,他们互相守候,彼此相依,融为一体。他们种活了树,树也成了他们的生命依托。树活了绿了,他们的生命也活了润了。环境美了,日子也好过了。他们一生拼命种树,自己最终也想要化成树。剧中对塞罕坝人与森林的情感描述得真切感人,新颖超脱。这种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书写,是对现实生活场景高浓度提炼的结果,是对中国绿色发展道路之所以成功的深刻哲学表达。今天林海浩瀚的塞罕坝,不但为京津构筑了一道挡住南下风沙的坚固屏障,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已经超过120亿元,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境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联合国治理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倡导,化成舞台上激动人心的美丽现实,印证着先进理念相承延续的诸多经验与可能。作品形象记录,激情勾勒,以鲜活细节、生动语言,艺术地阐释绿色发展时代命题的相延有序与不断注入新内涵的时代气蕴,抒写出当代审美观照下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坚实基础和强烈自信,为同类题材创作提供了中国上下合力、人心所向、梦想成真的艺术样本。

一流的精神旨向必须与一流的艺术呈现相辅相成。一部优秀作品不仅有坚实的主流价值作精神支撑,也需要舞台表达的创意性尝试与之相得益彰。《塞罕长歌》注重挖掘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命运的坎坷与顽强,艺术地高扬了塞罕坝精神。舞台设计颇富历史质感,视野开放,恢弘大气,以立体化可视化探索营造了特定年代的生存空间与真实环境,折射了话剧艺术以当代审美观照现实题材创作,努力提升舞台新气象的深度思考。大幕拉开,是上世纪60年代刚开始植树时常见的白毛风。满台如恶浪般翻卷的黄风怒吼中,是漫天狂舞的雪花,人被埋进雪窝子里被挖出来尔后被抬出来。多媒体视频与影像技术的交互运用,将风沙肆虐、大雪纷纷、贫瘠土地上没有一丝绿意的险恶生存环境逼真地呈现于舞台之上。上世纪80年代遭遇旱灾,十多万亩松林轰然倒下,落日余晖中枯死树木纷纷倒地的惨烈景象,极大扩展了戏剧的表意空间。新世纪千山染绿,无边林海的壮阔苍翠,又投映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高地的壮丽风景。视听交融的跨媒介通感叙事,汇成锐意求新的众声交响。尤为难得的是,多媒体视频与剧情无缝衔接,环境背景、意绪情感渲染得自然有机,具有影视艺术般的画面质感产生强烈的视听冲击效果。音乐的烘托铺陈,具有年代感的布景设置,整体上还原了半个多世纪的不同历史场景。全剧努力张扬的现实主义风格,也与塞罕坝人的热血和志趣相映生辉。第一代塞罕坝人并不知道未来的塞罕坝空气能卖钱,他们满怀理想来到塞罕坝,不是为了钱,纯粹是为了心中的梦。他们可能是别人眼中的“傻子”,但他们相信塞罕坝的绿色之梦。“六女上坝”的激情,中秋月夜的口琴声,《我的祖国》音乐的贯穿始终,新一代务林人“林为情思风作马”的阳光展望,奠定了全剧理想主义叙事基调的可信基础。真实与想象、激情与哲理,共同构成《塞罕长歌》的诗化意象。这种视听的震撼和诗意的弥漫突破了传统话剧舞台的写实主义美学体验,为戏剧带来多维度表达的新鲜感受。在奋斗历程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中,我们听到充满理想和韧劲的生命回响。

任何成功的现实题材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发现、提炼与重构,是与艺术手段努力纠缠融通之后的盛装亮相。内容开掘上,抵达使命梦想与生命热情高度契合;艺术表达上,理想诗意与多媒体技术圆润和谐。《塞罕长歌》以别具一格的样貌,讲述了一个富有当代气息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