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丁捷:文化的魅力和跨文化的共鸣
来源:江苏文学(微信公众号) |   2022年11月10日16:12

日前,由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诺丁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都专委会联合主办的“南京-诺丁汉:世界文学之都名家访谈”活动在南京凤凰云书坊24小时书店顺利举行。

活动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中国首个“文学之都”对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和决策部署,“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高标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文学之都”。

“南京-诺丁汉:世界文学之都名家访谈”活动南京会场

“南京-诺丁汉:世界文学之都名家访谈”云端切磋交流

这是中国文学之都南京与英国文学之都诺丁汉的首次双城合作,南京文学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联络人袁爽和五叶书店主理人、出版家罗斯分别对各自代表的世界“文学之都”做了详细的城市介绍。一直以来,两座城市都一直努力履行着世界“文学之都”的使命和担当,通过加强“文学之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从而加速实现文化多样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文化的魅力,促进国际交流,引发跨文化的共鸣。

中国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丁捷和中国文学评论家、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丁帆,与来自诺丁汉的英国作家、威尔士国家歌剧院编剧莎瑞雅•森-汉德利和五叶书店主理人、出版家罗斯•布拉肖一起,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了线上座谈交流,以文学为切入点,探究文学创作与文学想象,探讨文化交流的深层价值。

丁捷《依偎》中英文封面

丁捷分享自己的创作体验

丁捷特别携自己的小说《依偎》和其绘画作品与大家见面,与大家一起讨论作者所属国家的艺术特色对其文化创作的影响,并就自己绘画作品的意象起源、作画风格、色调选择等进行了分享。

三位嘉宾也分别从个人的角度就丁捷的小说与绘画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文化经历谈了文化创作在国际层面的价值与意义。莎瑞雅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长篇小说《依偎》让她进一步感受到南京作家的细腻与浪漫,以及作品本身带来的柔美和力量。丁捷、袁爽、莎瑞雅还分别用中英文共读了丁捷作品《依偎》的片段。

在谈到自己的绘画作品时,丁捷说道:“我不太善于运用色彩,我好像对这种特别浓烈的色彩有一种畏惧心理。”所以他的画基本上是单色调的,以黑色灰色为主,这也跟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境界有关,“讲究去世俗化,试图把精神跟物质分开”。丁捷认为,没有色彩,就是最多的色彩,就像看太阳只是一种颜色,其实它可以分解出很多种色彩,他正是试图用单色调来表现丰富的那种感觉。

关于绘画作品的意象起源,丁捷说,他特别喜欢鱼这个意象,他几乎所有的画作都有出现鱼,这跟他的童年记忆有关。丁捷童年时,家门前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经常看到鱼在水底遨游,觉得鱼异常的美。在丁捷看来,鱼的美首先在于它本身,无需其他任何东西去装饰;其次美在自由,它们在水中自由游弋,畅行无阻;第三美在善良温和,“感觉鱼是一种美丽而自由的生命”。丁捷把鱼作为意象,可能某种程度也是在画自己,凡是鱼呈现的地方,都有一种动感的、自由的、奔放的姿态,这个是超于现实的空间,跟现实世界是不一样的,是他意识里面的一种空间。

丁帆就此表示,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艺术很契合唐代诗人王维所表现的意境,即以单色调的形态来表现有层次、丰富的色彩。在谈及丁捷的小说创作和绘画作品时,丁帆建议丁捷将绘画与小说创作形成互动,“这个互动就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几种结合在一起的表现形式,这种物象的表达更可能跨越东西方文化”。

莎瑞雅是一名电视记者、制片人,还是一位作家,于2017年出版的作品《我的身体回忆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都子网络列入“2017年度最佳读物”。助力诺丁汉在201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都的七部精选故事集《七作品》中也选入了莎瑞雅的短篇小说。

关于绘画作品色调选择的话题上,莎瑞雅提到自己的画色彩非常丰富,原因除了与她个人印度裔身份、受家乡印度的影响相关外,很大程度上还因为她儿童插画家的身份,需要鲜艳的颜色来形成这相当有视觉色彩的风格。她也表示,绘画采用单色调或多彩,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文化同样的丰富多彩。

画者在绘画的时候,都是借由画作呈现其意识层面的思考。对此,罗斯特别提到,他在五叶书店展出丁捷的绘画作品时,有一个加勒比的艺术家在不知道绘画者是中国人的情况下,依然表示非常喜欢这些作品,并被深深打动。罗斯认为,这正是一种“跨文化的共鸣”。看画人与绘画人,即使不同语言、不同国家,也能通过绘画作品所建构的意识空间产生交流。

此次南京-诺丁汉之间的双城对话,从丁捷的小说作品和绘画作品的分享交流谈开,让文学的热情在两座世界“文学之都”再次绽放,“向内转”探索文学内部对话的限度和可能,同时又“向外转”与文学以外的世界对话,以文化的魅力实现跨文化的共鸣,助力文化融通、文明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