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现实本身 讲好扶贫故事 ——评电视连续剧《山河锦绣》
由余淳、吕紫伯执导,由甲、韦言、吴海中编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出品的电视剧《山河锦绣》近期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因自然灾害而合村的赵、柳两姓村民在两代村干部的带领下消除积怨、攻坚克难、脱贫致富的故事。《山河锦绣》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以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丰沛自然的生活细节折射出中西部山区横跨近30年的脱贫史诗,体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同时,该剧在“真实”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两代扶贫干部工作方式、发展观念的对比,呈现出时代精神的变化和对“精准扶贫”历史缘由及现实意义的深邃思考。全剧彰显了由无数渺小和平凡汇聚而成的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人民的伟力”,歌颂了那些“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基层实践者,为新时代扶贫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经验。
《山河锦绣》的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体现在其塑造了一批折射社会历史维度、彰显时代精神高度的典型形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村支书赵书和秉承千百年来农民最朴实的信念,是“到土地中去”开荒造田的坚持者;村主任柳大满主张进城务工、招商引资,是“到市场中去”寻求机会的尝试者;乡村教师柳秋玲鼓励孩子们读书,是“到知识中去”改变命运的倡导者;返乡青年高枫、赵雅奇为贫困群众建档立卡、分类指导,是“到农民中去”精准扶贫的践行者;扶贫办主任国文让包括柳家坪村在内的一方水土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多元发展,是“到一线中去”协调各类致富理念、团结两代扶贫干部的指挥者。他们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代表着各自所在群体的精神风貌。在褒有典型性的基础上,《山河锦绣》的人物又是真实而自然的。剧中没有光鲜亮丽的“能人”,只有朴实无华的“基层实践者”,不管是群众还是扶贫干部,都不得不面对精神和物质上的局限。赵书和对土地的执着必然导致他与新农业、新农民、新扶贫思想的激烈碰撞;柳大满虽心思活络,却有些急功近利,这必然会给他的扶贫工作带来隐患;国文即便有长远的眼光,也要受限于资源的匮乏,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曲折的道路。巧妙的是,《山河锦绣》在“人无完人”的基础上大致描摹了人在扶贫进程中逐渐认识并努力克服自身局限的过程,通过“行随知变,知行合一”让“典型形象”愈发真实丰满、鲜活深刻。此外,《山河锦绣》并未让众多次要人物沦为辅助性、陪衬性的“工具人”,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可以看到英子和春田、三喜和芙蓉、柳明和有庆等村民的发展脉络、人生轨迹,并呈现出这些轨迹中富有个人特色的理想和选择,深刻体现了脱贫攻坚进程中农民的主体性。《山河锦绣》以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真实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采用大量方言化、俚语化的台词,配合极具年代感的场景和妆造,将党政领导、基层干部、乡村教师、贫困群众、返乡青年等各色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并由此折射出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在党的领导下整体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壮阔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提出要求,即“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贫与富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涉及人的精神、尊严、平等、自由。“均贫富”的追求古已有之,消除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为什么今天能够实现?为什么中国能够实现?《山河锦绣》回答了这些问题。该剧不仅将现实中的扶贫之“困”、脱贫之“难”写到细处实处,更通过赵雅奇的视角“回看”中国扶贫史的发展脉络,从而适时地让观众从细枝末节的生活叙事中脱离出来,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审视农村扶贫工作在无数尝试和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方向、继续前进的过程。第一代扶贫干部主要完成了从“救济”到“扶贫”的转变,村干部往往要主动寻找致富途径,为村里修建基础设施,将得到的资源如扶贫款、打工机会、作物种子等公平分配,这样的方式虽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却往往是“单打独斗”“各自为阵”,难以使农民真正摆脱贫困。第二代扶贫干部则以“精准扶贫”代替“粗放扶贫”,先入户摸排、建档立卡、确认帮扶对象,再了解贫困群众意愿,然后集中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一对一地进行帮扶。全剧最大的转折,便是从“粗放扶贫”到“精准扶贫”的转变,这是农民实现真正脱贫的关键一步,涉及两代扶贫干部的交接合作。《山河锦绣》将“精准扶贫”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党的领导,二是团结人民。前者讲述了面对农村集体穷、支部弱、群众散、产业衰的现状,中央及时调整扶贫政策下派扶贫队、第一书记,以“精准滴灌”代替“大水漫灌”,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后者则在脱贫攻坚的叙事中强调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团结”精神,把党员干部召集起来,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把村与村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广大社会力量凝聚起来,最终由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组织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发展适应新时代的村集体经济,这才真正改变了柳家坪村的面貌。《山河锦绣》通过两代扶贫干部的接力和对比启示观众,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群一心”。剧中既强调了扶贫干部的重要作用,又凸显了农民生生不息的伟力,脱贫攻坚是亿万人民团结一心的社会实践,没有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民族的复兴。
《山河锦绣》回归现实本身,以真实自然的人物形象、朴实生动的扶贫事迹讲述了由无数平凡人物的渺小力量汇聚而成的波澜壮阔的脱贫史诗,全剧扎根现实、书写人民、以小见大、不落俗套,是一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林玉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讲师,仲呈祥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 总台出品剧《山河锦绣》:用小人物奋斗故事,致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2022-11-30]
- 以柳家坪的山乡巨变折射脱贫攻坚壮丽画卷[2022-11-30]
- 电视剧《山河锦绣》:山乡巨变的中国故事[2022-11-26]
- 扶贫题材农村剧受关注[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