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见胡适致钱玄同佚函一通
来源:中华读书报 | 胡潮晖   2023年11月03日08:31

同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与钱玄同的关系在中国近代史上颇为引人瞩目。二人性格不同,思想不同,在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也有很多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二人保持终身的友谊。《钱玄同文集·书信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收录钱玄同致胡适信函二十五通,迄今为止收录胡适书信数量最多的《胡适中文书信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18年版)收录胡适致钱玄同信函四十通,但二人的往来书信应该远不止于此。近年秦素银即从影印出版的《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黄山书社1994年版)辑得钱玄同致胡适信函、明信片四十七通(秦素银《钱玄同致胡适信、片四十七通》,《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12期)。笔者近期在英国邦瀚斯(Bonhams)拍卖行2021年12月9日中国书画拍卖会的图录中发现胡适写给钱玄同的一通信函,该函未见《胡适中文书信集》以及《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胡适全集·书信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等书收录,应当是胡适的一通佚函,故在此予以介绍。信函全文共计一百三十字,作于1924年2月9日,兹录于下:

玄同:

民国十一、二、十九我在琉璃厂以二百元购的这部《万国公报》从第一期至第一百三十二期,自一八八九年(光绪十五年)到一九〇〇年正月(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分编六十六册。此报中相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史料,甚可给将来为北大作史者的研考之用。原稿曾送给北京大学收存,今把日本影印照片赠你以作纪念。

适之

十三、二、九。

胡适送给北京大学的《万国公报》月刊,除有二十余期遗失以外,剩余的一百多期至今仍保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目前国内各大图书馆收藏的《万国公报》月刊均有程度不一的缺漏,其中情况最好的南京图书馆缺六十九期,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尚有一定的差距,可见胡适此捐赠之珍贵。胡适所捐赠《万国公报》月刊第1期的扉页上有胡适亲笔书写的题记,文字如下:

《万国公报》第一期至第一百三十二期,自一八八九年(光绪十五年)至一九〇〇年正月(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分装六十六册,十一函。民国十年一月,我在琉璃厂买的。送给北京大学图书馆。

胡适

十,一,三一

此报中有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史料,甚可供将来为北大作史者参看。

此题记的背面即该期《万国公报》的英文卷期信息页,亦有胡适的说明:

各册之英文首页往往有误订者,如此页当作Vol.I,No.1,而误以第二十六期之首页当之。读者可看中文首页。

根据题记的说法,这部《万国公报》购于1921年1月,但是在这通给钱玄同的信中,胡适却说购于1922年2月19日,不知胡适的记忆是否有误。

《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由美国人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创办于上海,每周一期,1874年改名为《万国公报》,1883年停办。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并成为广学会的机关刊物,每月一期,逐渐摆脱之前的宗教色彩,发展成为一份集新闻报道、西学介绍、中外时事评论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胡适所购即是复刊后的《万国公报》月刊。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前后,《万国公报》陆续刊布了不少相关材料,包括《钦遵筹办京师大学堂事宜疏》《军机大臣总理衙门王大臣会议京师大学堂章程清单》《续录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孙中堂奏陈筹办大学堂大概情形疏》《军机大臣等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续前稿)》《京师大学堂条规》《孙中堂手定京师大学堂禁约》《筹办京师大学堂折稿》等。胡适将《万国公报》原件送给北京大学图书馆,又将影印件送给钱玄同,显然非常重视这批材料。

胡适晚年曾对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日期做过专门的考察。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的校庆日为12月17日,恰与胡适的生日同一天,胡适1919年就曾向北大的前辈请教过1 2月17日这个校庆日是怎么来的,不过得到的答案均不能使胡适完全满意。1948年,邹树文在《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上发表《北京大学最早期的回忆》一文,文中提出12月17日可能并不是1898年京师大学堂开办的日期,而是1902年复办的日期,胡适亦认同这一说法。1960年12月1 7日在台北举行的北大六十二周年校庆纪念活动上,胡适再次提起京师大学堂开办日期这一问题,并请劳榦、吴相湘等北大校友协助查找资料。经过一番考证,胡适最终确定12月17日确实是1902年京师大学堂复办的日期。从“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收藏的胡适手稿可知,胡适为研究这一问题从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等书中摘录了一些相关资料,其中“遵筹开办京师大学堂折”“奏陈筹办大学堂大概情形疏”以及京师大学堂的章程都曾在《万国公报》上刊布过。可惜胡适此时身处海峡彼岸,当他想要亲自“为北大作史”时,已无法再看到自己四十年前购买的这批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