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潘向黎: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不妨再深入一点
来源:大众日报 | 师文静  2024年06月11日08:26

很多读者认识著名作家潘向黎是因其创作的《白水青菜》《永远的谢秋娘》《古典的春水》《上海爱情浮世绘》等不同类型的作品。潘向黎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作品,呈现了扎实的诗词功底和开阔的思维。尤其是《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兼具作家的感性与学术的严谨,兼具清丽婉约与明快豪放,很受读者喜爱。

最近潘向黎又推出全新散文集《清香的日常》,该作以东方美学为精神内核,以衣、食、住、行为肌理,从“喝茶”“读书”到“旅行”,在喧嚣尘世中寻访茶香,在现代烟火中品味古典风雅,在行走山川中赏读草木人间,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慢度日常的新中式生活美学指南。

近日,记者采访作家潘向黎,请她畅聊新书,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流行、散文影视化等现象。潘向黎表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不应满足于只是穿成那样、打扮成那样,不妨在把握传统文化大致轮廓后,再深入一点,会收获更多。

谈新式茶文化:

茶是茶,饮是饮

茶,清饮为上

《清香的日常》收录了潘向黎的经典散文名篇及部分新作,比如《及时雨,及时茶》《一春心事在新茶》《天凉了,读杜甫吧》《诗中地图,胸中山河》《却顾所来径》等,分“茶”“诗”“好天气”三辑。书中,潘向黎走遍山河湖海,探访生活中的诗意与茶香,用更适合中国人的疗愈方式安抚尘世中迷惘的心灵,让读者沉浸式感受生活的禅意。

做过20多年报纸副刊编辑的潘向黎,对于出书也一直坚持严谨而克制的态度。她认为新书《清香的日常》是“讲究在日常生活里面寻找一种自己的,偏舒缓、偏艺术,这样的一种调性”。新书的书名曾让她苦恼很久,才选到《清香的日常》这样一个清新透气又统摄全篇的标题。

潘向黎解释说:“我觉得茶叶、茶汤是很有清香的,古诗词也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面,始终绽放的花朵,会一直吐露它的清香。旅行当中的山川也是有清香的。那么为什么用‘日常’两个字呢?因为不论喝茶也好,读古诗词也好,旅行也好,都非常日常化、平淡。书里没有什么壮烈、探险、猎奇,或者很激烈、浪漫的内容。它是一种涓涓细流,是一种喜悦之情,是一本讲述日常体会的书。”

潘向黎写过很多关于茶的文章,出版过《茶可道》等散文著作,对茶、茶具、茶道、茶诗等茶文化很有研究,也观察当下的茶文化潮流,比如面向年轻人的新中式茶饮等。

她告诉记者,谈这个话题,需要把茶、饮两个字分开看,茶是茶、饮是饮。“我们以为茶叶清饮是天经地义的,但从茶叶发展史来看,茶叶只是祖先泡制的‘古怪饮料’中的一种成分。唐代人喝茶把茶、葱、姜、枣子、橘皮、薄荷、盐等一起煎煮。到了宋代,清饮一派才渐渐占了上风。当下绝大部分爱茶的人都反对往茶叶里加东西,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甚至还很反对喝花茶,因为花是花,茶是茶。茶,还是清饮为上。含有糖、香料的茶饮,跟茶没什么太大关系,年轻人喜欢很正常,喝喝也无妨,但是从每天都喝的角度去考虑的话,是不是不健康?”

谈古风热:

不应只满足于穿成那样

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应更深入一点

《清香的日常》中,潘向黎通过《茶生涯》《茶不知名分外香》《及时雨,及时茶》《寒露啜茗时》《茶心即闲心》等文章讲茶故事、茶文化,展开一种文艺舒爽的生活方式。“茶”“诗”“好天气”,在现代烟火中品味古典风雅,该书所营造的氛围,很符合当下年轻人所追求的古风日常。谈及这两年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古风热、汉服热,潘向黎称她也关注到了在年轻人中掀起的这股追求古风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日常生活确实是在不停发生变化,不知道年轻人‘古风热’的说法是不是确切,但确实很热。比如,在日常生活里会看到穿汉服的年轻人,她们连头饰、发型都是古风的。年轻人拍的各种视频,以及各种节目等也把古风与当代生活结合起来,这是挺有意思的。”潘向黎说,在当今非常工业化的、繁忙的、有点卷的日常生活背景下,会出现这样的“古风热”,有很深沉的时代心理的原因,而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兴趣,总是比没有兴趣要好太多。

潘向黎还提到,现在年轻人内心的多元化尝试、多元化兴趣,是超出上一代很多的,也超出我们的想象,既然大家对传统文化有兴趣,就不要狭窄,不要只对汉服有兴趣,或者说只对某件事儿有兴趣、对过某一个节日有兴趣,不应满足于只是穿成那样、打扮成那样,然后拍一下唯美的视频,而应该全面广泛了解一下传统文化,在把握了传统文化的大致轮廓后,不妨再深入一点,会收获的更多。“这是我的一个直观感觉,绝对不是忠告,我们千万不要给年轻人忠告。”

谈散文影视化:

不一定要情节曲折才能改编

进入人心的都值得被看见

潘向黎写作几十年,写作上涉猎各类题材,比如有长篇小说《穿心莲》、小说集《白水青菜》《十年杯》《轻触微温》等、随笔集《茶可道》《看诗不分明》、散文集《万念》《如一》等。评论家施战军称其创作是“现代闺秀派创作”。作家毕飞宇评价称:“对向黎这样知道珍惜和一直讲究的人,空间却无比地宽阔。她用心,用功,她作品的味道是她自己熬出来的。”

潘向黎对古诗词的热爱都流露于笔端,形成了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她解读陶渊明、杜甫、李商隐、欧阳修、苏轼等诗词的文章,深入古人灵魂深处,从一个个小小的切口入笔,却写得恣意情深。在很多散文中,潘向黎更是“在生活中遇到了诗”,以当代人的心境去诠释古典诗歌。

谈及日常生活中对传统古诗词的热爱,潘向黎称,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潘向黎的父亲是中文系教授,非常喜欢唐诗宋词,所以她从小时候就接触到很多古诗词书籍。“这样的家庭背景影响了我,让我随时随地翻看古诗词书籍。而如果我心情比较低落、疲惫时,读古诗词是一种疗愈、松弛。读诗词就是我生活里的需要,带来愉悦和满足感,绝对不是什么严肃的、正经的阅读,就是一种习惯。”

潘向黎认为,只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导致了自己这样的一种写作风格,就比如新书里就是她一以贯之的生活,没有想到要追求某种风格,它就特别像一棵树,自然而然长起来,这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的状态。

对于写作涉及传统文化,潘向黎认为,不能单一地去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很多好的东西,是精华的,是活着的,也有些东西已经僵死了,已经被我们抛弃了。而我们所谓的继承传统的过程,是不停在做选择、做取舍的过程,选择、取舍的过程中眼光都是现代的。“面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本身也分现代的、非现代的,包括写作要有那种现代的态度去面对传统文化。”

对于当下写作中出现的散文、小说、诗歌等文体边界越来越模糊的问题,潘向黎认为,文体边界确实是经常被打破,也有作家在有意模糊这个边界,但这都没有什么问题,到最后,大家都会明白,好作品不在于其文体的边界是否清晰,也不在于是否跨界打破文体,不好的作品坚守边界也没有用。

对于作家李娟的散文《我的阿勒泰》成功改编电视剧现象,潘向黎称,她以前就读过很多李娟的散文,当编辑时也在版面上编辑过其作品,她认为李娟的作品有其独特性,有不可复制性,原因就是李娟所处的地域性,其写作有一种好像天然的神性加持的那种感觉,这是很多散文作家羡慕的。

潘向黎分析称:“散文影视化成功带给大家很多启示,会让影视创作者思考是不是以往的想法太单一、太固定,一定要小说,一定要情节曲折才能够改编成影视剧,才能够吸引眼球。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只要有自己独特的内容、调性,能够吸引人,能去巧妙绕开现代读者心灵的壁垒进入人心,那它就是好的,值得让更多的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