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江河》:永远不能抵达的彼岸
甲辰“三夏”,类型文艺片《日夜江河》悄然登场。在商业电影占据主导地位的电影市场环境里,《日夜江河》逆市而行,小成本、小制作、小叙事,90分钟的光影“微风慢卷”,向善向美的人性光辉抵达观众情感柔软处,让人泪流满面。这是《日夜江河》带来让人眼睛一亮的惊喜。
老船工徐大亮目睹船长马建国和儿子小徐在意外中坠江身亡,徐大亮成为新船主,老船长的儿子小马也作为船工踏上这条船与他共同生活。
对中国文化传统血浓于水的依赖是文艺片撕不去的标签。影片首先展现出浓厚的地域性,川北、嘉陵江、乡音……展现出鲜为人知的船工生活。故事背景直接置于长江上游川北南充市,船工在船上讨生活,生活却在岸上。人物的活动轨迹走不出“船——河——岸”的循环,每一个停靠的码头都存放着他们的一段故事,“船上的人”与“岸上的人”总是互相存在理解的隔阂。小马是两个世界互相理解的关键人物,因为父亲的意外身亡,他从岸上走到船上,走到父亲的生活中,徐大亮也通过小马更加了解儿子在岸上的生活和真正的所思所想。一开始小马还不能算真正地走上父亲的道路,只是逐渐体会到父亲在船上的艰苦和危险、孤寂和沉闷。徐大亮也了解到儿子在岸上的生活和对母亲的思念。在漫长的日与夜里,他们都无处可诉说,在自己的周围设置了厚厚的墙壁。船工常年在江河之上走,留在岸上的人总是母亲和孩子,聚少离多是常态,不能及时看顾家庭更是身不由己。
电影《日夜江河》海报 图据片方
影片中小马对母亲的情感得到了大篇幅的刻画,对母亲的情感与对江河的情感交织融合,贯穿始终,使得宏大的主题在细微处找到支点。按编剧易辰的说法,影片为表现“年青一代船工对现实和父辈的和解”,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嘉陵江是川北人的母亲河,这条河孕育着他们的生命,承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小马的母亲一直都想要一艘属于自己的船,这样就能够一家人一起生活在船上,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她放弃治疗癌症选择跳河自杀,保住了买下这一艘船的钱——舍命圆梦。现实的重压,善良的人性、伟大的母爱深深打动人心。
影片在感情方面既有铺陈描绘,又有重点刻画,全片核心经由感情凝成。徐大亮的妻子受不了码头的生活,决定和别的船长生活。小马和小徐对母亲极深厚的情感成为他们心中的症结,归根结底,这何尝不是“船上的人”和“岸上的人”之间的症结。母亲和江河紧紧联系在一起,母亲永远在岸上等着人归来,船上的人永远思念着母亲。小马随身带着妈妈的照片、口琴和项链,甚至在船工房间顶上刷着和妈妈裙子一样颜色的漆。小徐一直听着的一首日文歌曲,一江清水,寄托着对母亲的深深思念。“船工是死了没埋,矿工是埋了没死”,徐大亮在船头甲板上说出这句话,语气中尽是苍凉与无奈。这江使他们漂泊,使他们分离,使他们痛苦,使他们怨恨,同时,他们也离不开这江河,依偎着这江河。他们的一切都交给了江河,包括妻子,儿子,父亲和母亲,在徐大亮和小马真正与自己和解、与过去和解时,他们再一次投入江河之中。
《日夜江河》在故事情节、场景设置、人物形象、表演对白方面高度冲突聚合,包括两代人的冲突、巧合与误会,意识流的镜头、极简的对白和大量的空镜,对影片的地域性特点进行一定的消解,从而将焦点转移到关于人生命运哲理性的思考。在了解到小徐对母亲深厚的情感之后,徐大亮深受打击,真相改变了他所坚信的一切,他绝望地说道“我这辈子,白睁起眼睛,走了那么多路,为什么每条都是错的。”
人生该走向哪里?影片将命运的起伏蕴含在江河这一意象中,生命的河流沉默不语,所有的矛盾与对抗都如暗流涌动,只在江面显现出浅浅的波澜,很大程度上给观众带来抚慰、教化、宣泄的作用。
影片刻意营造出如同江面一般平静的氛围,徐大亮和小马的大部分对白总是简短又平静,很少争吵和爆发。面对这场意外,面对终于了解的真相,他们无法去责怪谁,只能在内心翻滚波涛汹涌,一个人承受所有的情绪。小马回答最多的是“好,知道了”,但内心充满着愤懑,一直想要拿回母亲用命换来的船。徐大亮老练地驾驶着船向前行进,但一直埋怨妻子的离去和自己的过错,困于过去。当徐大亮违法运输雷管被抓,出狱后重新回到船上,此时小马做了三年的船长,身份角色的互换代表着两代人达到最终的和解,影片终于迎来明亮的一幕,同时也开启江河上新的篇章。自我意识的冲突对抗之后,他们面对的往往是一言不发的江面,一次又一次归于平静。船上的生活使他们沉默寡言,不会多说一句废话,悔恨与痛苦随酒咽下肚去,思念与孤独化为悠悠琴音飘扬。大量在江上航行的镜头似乎在告诉我们“无事发生”,一浪推过一浪,生命的痕迹都会被掩盖,宿命的循环将再次上演。
梭罗曾说:“这世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离得再近也无法连成一片陆地。一座孤岛与另一座孤岛的遥遥相望,才是他们长久矗立于海面的秘密。”以舟作岛,不被理解是人的宿命,每个人航行在自己生命的河流中,什么是正确的航向,如何才能驶向正确的航向,如何经营生命的这一叶扁舟,哪里是我们的停靠的岸,是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河,承载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尊重,推着我们一生追寻那个彼岸。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2023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