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窄化到思维窄化 ——对竖屏剧热潮的忧思
近两年来,竖屏剧(亦称为小程序剧)以独特的播放形式和紧凑的剧情获得了许多观众的追捧,其海内外传播态势和超强吸金能力也成为影视行业关注的新兴热点,吸引了大量影视制作资源和资本投入。然而,在方兴未艾的竖屏剧热潮中,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众所周知,现在常见的媒体屏幕形制有两种,即横屏和竖屏。从发展时间上来讲,横屏较为传统,自1895年电影诞生至今一直被沿用,其画幅整体变化趋势是朝着拓展画面的宽度而去的,追求更为广阔的全景视角以带来更具有吸引力的视觉效果。例如阿贝尔·冈斯1927年的电影《拿破仑》就曾采用2.39:1的画面比例,在当时的影院需要三块屏幕拼接在一起才能够把画面完整放映出来。这种更广阔的画面比例使得电影的内部空间变大,战争的场面得以被表现得更为宏大,场景中实物与人物之间的意义关联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竖屏形式则是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才得以流行,其画幅比例基本稳定在9:16,暂未出现纵向长度不断增加的趋势。宽度的缩短使得横屏影像视听语言的一些技巧在竖屏影像之中不能完全适用,但是竖屏影像对于凸显人物尤其是身体细节具有天然优势。2020年,达米恩·查泽雷的竖屏短片《替身》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用iPhone 11 Pro进行拍摄,利用竖屏可以更完整地表现较高事物的优势拍摄了高楼大厦,又运用垂直俯拍的方式将不同人物分别放置在画面上方和下方形成对峙场面。影视界对于竖屏影像视听语言的多方探索还在持续进行,有些拍摄者甚至从中国传统的立轴山水画中借取纵向画面的构图灵感。
但是当下流行的竖屏短剧以及部分短视频影像,因为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较低,大多只是简单粗暴地采用让人物占据画面主体的空间处理手法。此类作品的广泛流行,或许会对观众的认知与思维方式等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削弱环境因素带来的视觉窄化
由于屏幕宽度的客观限制,以及创作者主观上想要更好地聚焦于人物特质,竖屏剧往往会缩小环境背景的空间比例。这种处理方式弱化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导致人物表现与环境背景、现实意义逐步脱离。
例如今年4月上线的古装竖屏剧《深宅进阶录》,观众能从剧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快意恩仇,能看到当下流行的一些大女主的价值观,服化道也还算精良。与此同时,观众也不难发现其剧情虽然托古,但时空设定却基本是架空的,编剧并没有框定故事发生的具体朝代,更不可能顾及特定时代的社会制度、生活习俗、人物的价值观念等历史文化的体现。
同于今年4月上线的竖屏剧《后来的我们》虽然是一部现代题材爱情剧,但这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存在。剧中女主温柔善良,男主深情不渝,而他们身处的环境、社会阶层差异等皆被有意忽略。
其实,观众只需稍加思索就会发现,大多数竖屏剧中,角色的性格都非常雷同。例如言情剧中,主人公大多青春靓丽;女主角一般都具有明确的类似善良、仗义、可爱等闪光点;男主角则对爱情都有一套自己的观念,底线鲜明,对女主与其他女生的态度天差地别,在表达感情时霸道直接,早就心软但又傲娇嘴硬等等,而其是否有事业心、上进心等似乎都无关紧要。至于反派角色,其角色任务就是阻碍主角成功实现人生目标,几乎就是工具人。男二号和女二号一般都以反派面目出现,在剧情中的作用就是阻碍男女主角的恋爱等等。
这一套模式化的角色创作模式,是通过人物命运的刻意戏剧化,以及策略性地忽略人物与时代以及真实环境之间的关联来共同促成的。因此,竖屏剧中屏幕的窄化将进一步导致环境表现因素被省略,加大了人物与现实环境之间的距离,其结果就是在人物塑造上,角色持续走向扁平化和脸谱化,作品现实意义被弱化;而观众也只是肤浅地关心人物戏剧命运,而忽视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生关系,最终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理解产生偏差。
限定接受带来的认知窄化
竖屏剧通过窄化环境完成人物类型化和片面化的塑造,满足观众的情绪消费,这一方式逐渐导致了观众在限定接受下的认知窄化。该现象可以从市场生产与消费接受两方面进行分析。
影视市场生产模式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最初的影视生产模式,类似于传统的“广播”方式,其内容创作的主导权掌握在创作者手中,目标是覆盖尽可能广泛的观众群体;随后是不断强化的利基内容生产,类似于与传统广播相对的“窄播”方式,其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内容生产者主动放弃追求广大观众,转而专注于服务自己的忠实用户;最后是流量变现的内容生产,这包括在剧情中植入商品以方便用户直接下单、设置剧情卡点促使观众付费,以及制作网络自制剧等策略。
当前,竖屏剧的生产制作正处于推动流量变现的阶段,其核心生产目标在于持续迎合观众的情绪需求,以增加观众黏性和更高效的商业价值转化。其结果将导致观众的选择受限,造成信息接收和认知的被动窄化。
相对应的,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一套严密的算法推荐模式下,逐渐形成了观众消费接受及认知的信息茧房现象。在网络文艺消费领域,信息茧房现象尤其显著,这与网络文艺作品的三种推送套路息息相关:其一,根据个人行为推荐,即根据用户行为的历史内容偏好推荐相关内容;其二,根据内容关联类型推荐,例如从男频女频、古装都市到爱情玄幻等类型化内容;其三,根据他人行为推荐。这三种推送套路的前两种,都是为了满足个人审美,方便个人进行类型化消费的算法模式。而第三种推送方式,看似引入了他人视角,但其实这所谓的“他人”仍旧是一批沉浸于网络媒体的受众,他们往往遵循同一类型的价值认知,追随当下的潮流文化,逐步形成一种圈层化现象。
可见,三种推送套路都在加剧信息茧房的形成。竖屏短剧正是在此种推流的加持下,进一步固化并强化了观众的类型定位,从而造成无可奈何的主动认知窄化。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加剧这一趋势,逐步形成即时个人定制的内容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内容生产将针对小部分需求进行小规模生产,用户需求将被实时反馈到人工智能内容生产者手中,内容生产者将根据个体用户的反应即时做出调整。
对于竖屏剧而言,这种模式将持续推进内容生产与内容推荐的高度融合,使得内容更加迎合个体用户固有的喜好和需求,两者将合力促成个体用户信息接受限定的不断强化。
高度粘性带来的思维窄化
竖屏剧之所以能造就“爆款”,其密码在于“保持观众的沉浸体验,避免其从情境中抽离”,因为一旦观众回归现实,其消费动力便会减弱。这种“基于冲动性消费的深度沉浸体验”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消费场景设计,即利用受众的独处时间,精心打造一系列视听元素:迷人的角色形象、诱人的台词设计、催眠的音乐旋律,以及刻意弱化的现实情景。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令人陶醉的虚拟世界,使观众在恍惚之间沉浸其中,进而放松神经,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
究其根本,竖屏剧的市场成功秘诀在于精准把握并迎合了受众的固有心理需求,从而激发了用户的高度黏性,促使其持续追看。
相比于传统的电影和电视剧市场,大多数竖屏剧将目标受众瞄向了那些在传统影视圈中未被充分覆盖的群体,尤其是受教育程度和反思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这些人群本就在认知发展方面缺乏自主性,如果持续消费一些脱离现实、不符合现实逻辑的内容,必然会进一步强化个人的信息茧房和认知局限,其最终结果令人担忧,或许会逐步形成个体思维的僵化,以及在思维方式上的固化。
尽管今年的竖屏剧也时有精品出现,部分影视企业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文化政策,在叙事内容、现实意义以及制作水平等方面均有所提升,但整体而言,竖屏剧生产目前仍以下沉作品为主,其在目标人群定位、消费需求满足等方面的策划设计仍有待于进一步引导和改观。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