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 一座丰碑——评李发锁长篇纪实文学《热血:东北抗联》
内容提要:《热血:东北抗联》是作家李发锁发表在2024年的作品。这部作品以全景的视野、详实的资料和秉笔直书的史家笔法,讲述了东北抗联的萌芽、发展和壮大,以走进历史细部的方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并记述了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李兆麟等东北抗联领袖和众多普通抗联战士英勇无畏和不惧牺牲的民族大义。这是一曲感天撼地的抗联壮歌,是一首抛洒热血的英雄颂词。是第一次将东北抗联的英雄历史全面讲述的大型纪实文学作品。东北抗联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一座丰碑,《热血:东北抗联》是用文字建构起来的另一座丰碑。《热血:东北抗联》能够成为书写东北抗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有这样四个特点:全景式、真实性、丰富性和残酷性。
关键词:《热血:东北抗联》 李发锁 东北抗联 全景式书写
李发锁曾出版过纪实文学《围困长春》。作品围绕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主要战役和重大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地记述了围困长春战役的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全过程。作品出版后深受好评,同时也为作者书写创作大型纪实文学作品积累了重要经验。《热血:东北抗联》是作家李发锁发表在2024年的作品。这部作品以全景的视野、详实的资料和秉笔直书的史家笔法,讲述了东北抗联的萌芽、发展和壮大,以走进历史细部的方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并记述了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李兆麟等东北抗联领袖和众多普通抗联战士英勇无畏和不惧牺牲的民族大义。这是一曲感天撼地的抗联壮歌,是一首抛洒热血的英雄颂词。是第一次将东北抗联的英雄历史全面讲述的大型纪实文学作品。读后令人心绪难平,热血贲张。东北抗联用一腔热血建构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一座丰碑,而《热血:东北抗联》是作家李发锁用一腔热血建构起来的另一座文字的丰碑。因此《热血:东北抗联》是书写东北抗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
第一,全景式的历史叙述。关于历史题材的作品,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首先面临的是历史与叙述的关系。历史是讲述者的历史,讲述者的历史观或者对历史的认知,决定了作品的讲述方式。应该说,关于东北抗联的局部故事,我们在不同媒体上片段地了解一些。但这些片段的历史讲述,很难让我们对东北抗联历史形成完整和准确的认识。这对东北抗联这个巨大的历史存在,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李发锁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于是,他在古稀之年,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查阅两千多万字的资料,完成了这部六十多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东北抗联的历史状况非常特殊,如何准确、实事求是地书写它的历史,对作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考验。李发锁在掌握了大量历史资料的情况下,尽可能全面地书写东北抗联全景式历史。国际、国内形势的呈现,日本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占领的阴谋和实现,国民党的消极抵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对东北抗联的关注和支持等,几乎无一遗漏。更重要的是对东北抗联本身的书写,无论人物、组织、战斗及内部的复杂关系,事无巨细。这种全景式的写作,让我们有机会全面地了解了东北抗联的完整历史,这在同类题材中还是第一次。
第二,关于历史叙述的真实性。历史讲述的真实性,主要依赖史料的详实。史料是纪实文学的基础,是历史讲述的血肉,没有血肉的历史是不可能丰满和有说服力的,只有细节才能更真实地表达历史。“热血”通过密集的细节讲述历史的时候,也就实现了真实讲述历史的诉求。作者不仅查阅了大量出版发行的书籍、报刊,更查阅了诸多的档案资料。这些第一手资料,不仅使作品具有了历史的丰富性,更因其史料的真实性,使这部文学作品同时具有了信史的价值。可以说,《热血:东北抗联》写作的困难,主要是它的“前史”,或者说是东北抗联成立之前,对各种抗日队伍复杂身份的甄别,以及联合、分裂、聚合、发展的整合和书写。这时,没有史料的支撑是根本做不到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重要文献之一《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抗战实践的总结,尤其是东北抗日武装与日军浴血奋战的经验总结。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东北各级党组织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同盟军、救国军等,一致提出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的要求。1935年5月11日,《中共吉东特委致省委报告》中提出,主张组织东北抗日联军,以现在第一、二、三、四、五军为骨干,联合其他义勇军、同盟军、救国军、抗日山林队等共同组建,主张取消各种各色的名称,统称为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一个东北抗日联军军事委员会和总司令部,在各地方成立各军的军委和司令部。这是统一的东北抗日联军建立的开始。而这个名称最早是1934年2月杨靖宇提出的。
第三,关于作品的丰富性。作品写到当时东北具体情况时指出,“由于历史原因,东北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实在太弱小了,到1932年1月,所属党团员共有2132人,其下几乎无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同中共中央一样,中共满洲省委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也发布了一系列抗战公告,最有影响力的是在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发表的《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但是,由于中共满洲省委处于秘密状态,他们的主张只能用标语、传单传播。当时的省委书记罗登贤提出了满洲省委的中心工作,即领导人民用“民族自卫战争”反抗日本侵略者。这就将东北进行的这场战争明确为一场民族革命战争;另一方面,罗登贤在东北全力创建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将东北最强的干部派往基层,派往农村,派往义勇军中。中共满洲省委历任军委主要负责人杨林、周保中、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先后被派到磐石、宁安、巴彦、珠河、汤原等地。从1932年,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全面领导了东北抗联。
杨靖宇、赵尚志,是最著名的抗联将领,他们的英雄业绩青史留名。但作者在书写杨靖宇的时候,并没有将其神化,也写到他曾经的过错。比如1932年的“北方会议”精神贯彻到中共满洲省委时,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杨靖宇也曾受到“左倾”的影响,跟着错误方针批评省委“是右倾机会主义”;赵尚志感到满洲省委指示不符合当地斗争实际,采取了“决议归决议,行动归行动”的策略,被省委认为犯有严重错误开除党籍。但是,被开除党籍的赵尚志、失去了一只眼睛的赵尚志,并没有悲观失望,他没有服从省委分配的哈尔滨工会工作,不是对降职不满,而是一心想到能够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上去。
周保中结束在苏联的学习返回国内,受周恩来的委派,到东北从事武装抗日工作。1932年2月,周保中到了中共满洲省委,省委书记罗登贤安排他接替磐石的军委书记杨林的职务。周保中是云南人,对东北冰天雪地的环境极度不适应。他的云南口音使其被认为是日本密探。周保中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他将计就计打入了自卫军中。周保中抗日救国的高论,让审讯的自卫军二旅司令马宪荣极为震惊。他没有想到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竟如此有学问,把他视为“南方高客”,然后将其护送到左路军总指挥部。周保中的深谋远虑深得总指挥部的欣赏,并将其留在左路军总指挥部宣传部做指导工作。但左路军的复杂构成,使其不可能真正接受共产党人的正确主张及策略。自卫军的溃败和周保中在自卫军中工作的挫折便无可避免。在书写周保中的过程中,不仅讲述了周保中有勇有谋占领东宁城的军事才能,同时也用传奇的手法写了他不用麻醉剂,让卫生兵用铁工钳子生生去下卡在两根腿骨间的子弹头,上演了现代版的“刮骨疗毒”。在救国军中,周保中的威信和地位仅在王德林一人之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的建立,都经历了千淘万漉的磨砺与艰难。在周保中冒着随时被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军官谋害的风险、坚持在救国军中之时,在赵尚志拼死从孙朝阳部拉出抗日骨干、组建游击队之际,杨靖宇面对着几经挫折、几乎溃散的队伍,使磐石游击队再度奋起。他以高超的指挥才能,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率部与日伪军大小战斗六十余次,粉碎了日伪军四次大规模“围剿”,歼灭日伪军一百余人。使游击队威震南满,南满游击队也发展至230人。远在西北的中央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斗争》对其进行了详尽报道。
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之前,自卫军、山林队、救国军、大刀会、红枪会等义勇军队伍上百支。成分极其复杂。1933年,杨靖宇在桦甸八道河子召开“南满反日联合军参谋部成立大会”时,参加会议的有“毛团”“马团”“常占”“殿臣”等各部首领。杨靖宇被推为政治委员长。把不同性质、不同信仰、不同目的的武装联合在一起,就是民族大义。杨靖宇转战在白山黑水的深山密林中。因其高超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应用,曾被巴黎《救国日报》誉为“东北三省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连日伪当局也不得不承认,“第一军总司令杨靖宇有才干,是真正具有将才的人物”。杨靖宇的人格魅力,对团结各路人马、各方势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联军内部,官兵普遍认为,他是军长也是战士。
从反日游击队到人民革命军,从人民革命军再到抗日联军,东北抗联大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杨靖宇创建的第一军、赵尚志创建的第三军、周保中创建的第五军,都有“联军”意味。“联军”既有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但由于信仰的不同,利益不同,以及以往仇怨纠葛,真正联合到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靖宇的“用统一战线来进行工作”主张,对抗日武装联合到一起,起到了巨大作用。在团结各个抗日力量的同时,杨靖宇等共产党人还积极建立和扩大革命政权和革命根据地。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领导核心,这是他们的胸怀和远大目标决定的。
作品采用章回体小说的笔法和结构。因人物众多,不得不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比如赵尚志,没有了党籍,又没有服从满洲省委安排的哈尔滨工会工作,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临行前,他只对夏尚志道别说:“我走了,我还是要革命的。”赵尚志去了孙朝阳那里。这个曾经的马占山骑兵二旅营长,联合了一部分胡匪山林队,在宾县宣布起义反日。成为哈东一带规模较大的抗日武装。赵尚志欲以同乡身份进入朝阳队。作品借助张正隆对赵尚志参加抗日山林队过程的描述,其生动和传神极具文学性。赵尚志成为山林队参谋长的传奇性,是作品文学性的一部分。1933年10月10日,“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正式宣告成立。这个十三人的游击队奠定了东北抗联第三军的最初基础。
第四,这部作品写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什么叫艰苦卓绝?!东北抗联的经历就是最生动的诠释。东北抗联的艰苦惨烈世所罕见。所以毛主席才对冯仲云说,抗联比长征还要苦。这个惨烈,首先表现在生存环境上。东北的气候环境,尤其在严寒的冬天,缺少衣物供给的抗联官兵,严寒对他们是重大的考验。因伤冻的减员时有发生。很多抗联老战士说,抗联进入艰苦时期足以重要的标志就是露营。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打火堆”是每人每天的必修课。严冬时节的夜晚,要围着火堆睡。即便如此,也是睡一个多小时就被冻醒了,起来烤热乎了再睡。为了防止冻坏手,大家习惯把一只手放在脑袋底下,一只手夹在两腿之间。抗联老战士李桂林参加队伍时还不满十五岁,他回忆说,当干部操心受累,战士累得睡不醒,个把小时领导看谁没醒,就把他拽起来,一眼照顾不到就可能出事。有个叫田富的战士,十个指头都冻伤了,无药可治,伤口红肿溃烂,后来变成黑色,十个指头全烂掉了,加上缺乏营养,最后被活活疼死了;严寒的威胁只是一个方面,千死敢当,一饥难忍。饥饿是对抗联官兵最大的威胁。没有粮食供应,他们要经常吃松树皮。松树皮不仅味道难以忍受,而且导致大便干结,有人脱肛,有人肛裂,有人肠癌;冬天没有菜,就是辣椒面加雪水熬成汤。饿死的抗联战士人数超过冻死的。更严重的是叛徒给革命事业带来的重大损害,特别是人员的伤亡。因此,抗联最危险的敌人,并不是日伪军,而是抗联队伍中的叛徒。他们久居内部,了解所有的情况,抗联最难招架。叛徒提供最核心的情报,捣毁藏给养的密营;杨靖宇被围困追捕,就是程斌叛变造成的。警卫旅一参谋丁守龙被捕叛变,向敌人泄露了杨靖宇所有的军事机密。两个叛徒使第一路军陷入了重大危机。而且杨靖宇这杆抗日大旗是日伪的心头大患,他们必除之而后快。最后还是有人告密,杨靖宇死在讨伐队的枪口下。杨靖宇的壮烈和英雄气概名留青史。作品终结在杨靖宇之死的时刻;赵一曼在“濒临死亡状态下”,仍被“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拷问”。后来滨江省警务厅特务科外事股长大野泰治写下了一段供词。这份供词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赵一曼面对死亡的大义凛然;这不只是抗联领袖的遭遇,抗联秘密工作者被叛徒出卖的比比皆是。张宗兰、金凤英,是佳木斯早期共产党员,被叛徒出卖后被捕。当听到敌人的脚步声时,金凤英迅速从包里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鸦片,分一半递给了张宗兰,一杯冷茶,两人毅然吞了下去。房门被伪警踢开,他们将张宗兰、金凤英的头往墙上撞,鲜血四溅;金凤英三岁的女儿被惊醒,吓得大哭起来,搏斗中丧心病狂的特务连踩带摔,三岁的孩子当场死亡。为了留取活口,他们将张宗兰迅速送往医院急救,张宗兰抱定必死决心,拒不配合洗胃。在拼死挣扎中,张宗兰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年仅二十岁。这是日本侵略者制造的1938年3月15日即“三一五”大逮捕中的一起。佳木斯日本宪兵队牵头进行的历时半年之久的秘密侦查、逮捕、收买、诱供,并于1938年3月15日统一在下江各县区同时展开了大逮捕,共抓捕中共地下党员、反日会骨干、进步群众328人。这起惨案致使中共在松花江下游的原汤、桦川、富锦、依兰、勃利等各县委、区委几乎破坏殆尽。那是东北中共党组织和抗联地下工作者的至暗时期。因此,自然环境的恶劣,给养供给的严重匮乏和叛徒的不断出卖,一起构成了抗联生存的残酷性。这种残酷性,要远远大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其他地区。直到1945年11月4日,东北抗日联军统一编入林彪为总司令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周保中代表中共东北委员会正式向东北局彭真、陈云移交了东北党的组织关系。东北抗联官兵和广大共产党员才找到了党中央。
但这部作品存在过于“编年化”可能是一个问题,这使阅读有碎片化的感觉。特别是“东北抗联”的“前史”,交代过于细密,前两章基本是历史的交代,第三章、第四章,是关于东北各路抗日武装的交代,这个交代有必要,但提炼不够。而很多零碎的记述,最后也没有给阅读留下印象,作品的主要篇幅毕竟是写“东北抗联”。材料的堆砌也会降低作品的文学性,更像是一部东北抗联的“编年史”或“大事年表”。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本期责编:钟 媛]
[网络编辑: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