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态度】(第六期)| 聚焦青年写作:呈现新质 迎向未来 做“青年作家”的诤友
主持人语:
青春是生长的力量,生长伴随新的状态。新时代青年有新的精神、新的理想,新的生活蕴含新的经验、新的情感,由此促生了更具开放性的书写,也不断拓展着文学的边界,迎向前人所未见的未来。从初出茅庐到呈现新质的创作风貌,80后、90后乃至00后青年作家以其鲜活的艺术个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与之共振共鸣——由此我们看到,作为人才储备与影响力传播的重要阵地,文学报刊通过专栏、专刊、专号等专题内容呈现,多元平台展示,活动拓展等方法路径,成为见证文学青春足音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本期“有态度”专栏邀请《文艺报》《收获》《十月》《青年文学》《作品》《文学报》《星星》诗刊主编、编辑或栏目主持人,由办刊思路、栏目设置、内容运营、发现和培养青年作者等角度切入,分享对“青年写作”话题各个侧面的关注与思考。
——栏目主持人:杜佳
做“青年作家”的诤友
余静如
2024年第四期《收获》封面
说起《收获》“青年作家小辑”的缘起,要追溯到1986年,当时还是青年编辑的程永新参加一次广西和海南的笔会,与青年作家马原彻夜畅谈后初步产生了专号的想法。回到上海,他得到了《收获》的“灵魂人物”李小林老师的肯定和支持。1987年,李陀向《收获》推荐了余华的两篇小说,程永新为了刊发更多青年作家的稿件,选择了字数更少的那一篇。那一期杂志出刊后,被批评家称为“先锋专号”。或许正是一种延续,《收获》的青年作家小说专辑,也稍稍偏爱带有“先锋”元素的作品。
我在2017年来到《收获》编辑部时,“青年作家小说专辑”已经办了四期,分别在2010、2014、2015年,其中2014年连续办了两期,颇为盛大,当时的杂志社副主编钟红明老师还特地做了青年作家手册提供给媒体。2018年,《收获》的主编程永新老师提出,今后的每一年都要办青年专号,并且说,扶持青年作家,一直是《收获》的宗旨之一。
青年,意味着成长和无限的可能性,这自然是文学和艺术领域推崇“青年”的原因,与此同时,青年也具有一些弱点,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重想象而轻逻辑,形式大于内容,思考深度不够……尽管这些问题未必会随年纪的增长消失。事实上,青年最宝贵的品质,应当是对自我以及写作的忠诚,这会使得他们作品中的缺陷也熠熠生光。对于许多作家来说,最初的一系列作品,往往最能反应出他真实的特质。当其成为职业作家或成名作家之后,或许他的技术和语言日臻成熟,对题材和外界的反馈也有了更多的把握,但愈来愈强的目的性总会使得作品中带有一种矫饰的成分。《收获》对青年的写作是放宽限制,格外包容的。寻求趋近完美的作品,必然是《收获》的追求,但青年的个性更值得重视。因此,在《收获》的“青年作家小说专辑”上,会有令人惊叹的佳作,也会有一些带着缺陷的作品,它们因为异质性或是鲜明的个人特点被选中。在我们杂志社的内部讨论会上,各位编辑老师各抒己见,偶尔也会有“勉强可用”“今年不似往年”的喟叹。但《收获》杂志社对每一期“青年作家小说专辑”一如既往地重视,往往会专门请评论家为它单独做综述,也曾举办讨论会,联合高校一同举办活动。青年作家登上“青年作家小说专辑”便意味着更高的关注度。我的许多作者曾私下告诉我,登上《收获》专号之后,向他们约稿的编辑多了很多,写作之路也变得更顺利了。不过,作者很快也会发现随之而来的压力,因为我们放宽对青年作家的标准,登上“青年作家小说专辑”要比登上本刊容易些,而我们对这样一批作家下一次发表的要求也会提高。因此,有一些作者在“青年作家小说专辑”之后并未再次登上《收获》,原因很可能不是因为他退步或是写的不好,仅仅因为他没有突破自己,取得明显的进步。
登上2024年第四期《收获》“青年作家小说专辑”的8篇作品
我们一直很关心外界的声音,毕竟,文学作品是属于大众的,只有走向大众,能引发广泛讨论的作品,才是真正成功的作品。在我从事编辑工作的数年之中,我发现当下的创作环境与纯文学在市场中的处境与我最初的想象很不一样。一个小说发表出来,会有多少人看见,被多少人讨论?八十年代的文学盛况,全民关心文学的时代,我曾听闻,从未体验,如今也不复存在。现在一个不知名的作家,小说发表出来,几乎就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圈子里内部消化。赞美或是批评,出了这个小圈子,少人关心。这尚且是运气好的作者,更多的作者遭遇的结果是被无视。这样的惨况,并不能单纯地归因于作者、读者、刊物或是市场。读小说的人少了,写小说的人也少了,好小说自然也少了,它是一种合力的结果。在当下,年轻人要以写作为业生存,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许多有天赋的年轻人在其他领域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或是选择先解决温饱,奠定物质基础;而一些留下坚持苦苦深耕于写作的年轻人,若非有其他收入来源,往往经济困窘,难免肩负巨大的压力,限于闭门造车的困境。
文学创作在当下社会中的处境大家有目共睹,不言自明。《收获》杂志一直以来以邮局订阅和杂志铺售卖作为主要销售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终于开起了微店,编辑们也开始通过微博、小红书、豆瓣等渠道与读者进行沟通。投稿的方式由过去的纸质来稿,增加了网络投稿平台。今年年初,《收获》的主编程永新老师、副主编谢锦老师前往北京,和董宇辉团队合作了一场直播,带动了《收获》的销量,也增加了大众对《收获》的认识和关注度。为了看这一场直播,《收获》的编辑老师们第一次下载了抖音。后续的发行工作,更是让我们编辑部同事手足无措,忙得团团转。拥抱潮流,似乎是作为经营者不得不做的事。作家们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处境,随着微信视频号、小红书、抖音成为重要的传播渠道,我们会请作家们录制视频来介绍自己的小说。这对青年作家是比较有利的,因为大部分年轻人熟悉新媒体,有些人甚至可以运用得很好。有时候我们也感慨,现在的作家要会的技能也太多,作家不再是能隐藏在作品后面的神秘人物。
运用网络进行传播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些来自“圈外”的声音,这些声音里面有真诚的赞美,也有尖锐的批评。其中批评是我们尤为重视的,我们会在编辑部的微信群里分享,看看读者说的是不是有道理。有些批评者会使用一些网络词汇,我们主编常常会问我们几个年轻人那些词是什么意思,我们会忍着笑尽可能做出解释。《收获》编辑部里都是脾气很好的老师,并不会因为几句不友善的评论生气,倒是苦心思索,现在的读者们到底喜欢什么?反对什么?我认为这是一个良性的互动。我们欢迎批评,更需要有质量的批评。我们想要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收获》的“青年作家小说专辑”至今已经办了十期,以后我们也会继续办下去。我们会尽量多刊发一些无名新人的优质作品,帮助他们走上文学的道路。《收获》青年专号十年前曾刊登过作品的年轻作家,其中许多人已经成名,成为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代表作家,我们仍然关注他们的发展,但并不因此降低他们登上刊物的标准。我们希望《收获》通过“青年作家小说专辑”这个栏目,能够成为青年作家文学道路上一生的“诤友”。我们希望广大读者也同样能够成为《收获》的“诤友”,我们需要交流、鼓励、陪伴,也同样需要真挚恳切的批评。
作者简介:
余静如,编辑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