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青春风暴”绽放成绚丽烟花
14岁是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们处于生理和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青春期孩子们的世界很精彩同时也很脆弱。
近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马可的十四岁》,作者周敏借助马可这个角色,向读者展示了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面临的种种困惑与挑战,同时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该书不仅捕捉了14岁青少年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成长痛点,还通过马可和朋友们的群像故事让读者感受到青春的韵味与生命的韧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风暴”,如何将“青春风暴”绽放成绚丽烟花,是青少年必须面对的课题。商报记者对儿童文学作家周敏进行专访,深入青春期现实,探索成长真谛。
《马可的十四岁》
周敏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4年5月版
周敏,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著有长篇小说《我和我的6班》《星星点灯》《大耳狐出逃记》等。作品《沙海小球王》《红柳花开》被改编为同名广播剧,《北京小孩》入选中宣部2019年“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获得辽宁省出版政府奖。
Q
张佳璇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记者
A
周敏
作 家
Q
《马可的十四岁》在怎样的契机下诞生?
A
2018年,我的第一部以中学生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北京小孩》出版,不久被评为当月的“中国好书”,而后入选2019年中宣部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获得辽宁省出版政府奖。这是一部现实题材作品,聚焦初一新生群体,把因升学给少年们带来的种种挑战放在首位,正值青春期的少年们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重新完成了一次自我认知,并在成长中实现了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顺利过渡。
2019年6月,潞河中学找到我,说学校初一年级学生正在阅读《北京小孩》,邀请我到校围绕《北京小孩》讲节课。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场有六百多名初一师生共同参与的讲座,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真诚的笑脸中、激动的发言中以及精心绘制的手抄报中,我感受到他们对这本书的喜爱。讲座结束,孩子们邀请我到他们班级去体验生活,继续书写中学生的故事。
2020年的一个下午,我收到潞河中学一位同学发来的短信:“周老师,您还写不写那本‘初二的故事’了?我还等着看呢。”我意识到自己还欠着曾经读《北京小孩》的他们和同龄人一部小说,至今尚未完成。《马可的十四岁》的创作被正式提上日程。
Q
谈谈你创作《马可的十四岁》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心境。
A
在正式动笔之前,经历了半年多的创作“酝酿期”。在与许多年龄相仿的“大朋友”们的聚会、闲谈中,我有意识地把话题引向学生时代,发现不少同龄人虽早已历经生活磨炼,脸上写满沧桑,但仍对初中生活记忆犹新,尤其是提起十四岁时,难掩兴奋。在那个久远而神秘的年纪,大家都曾亲手按下过正式拉开“青春大幕”的起始键。
和我的青春年代相比,书中的小主人公们所处外部环境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面临的困境也有所不同。但是,从精神层面看,属于“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专属特质高度重叠。在创作过程中,此类特质也一次次唤醒我的回忆,让我与书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收获了一份美好的心情。
Q
你在文中提到了研学、“红星班”等争夺集体荣誉的趣事,灵感源于哪些生活经历或故事?
A
因工作的原因,我曾经参与过几次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对研学相关内容比较熟悉。2018年,我在西安“碑林”偶遇一群正在进行研学活动的中学生,充满活力的场面让人难忘,便自然而然将其加入小说之中。
“红星班”和“巧手杯”等争夺集体荣誉的情节,一方面,是对自身经历的“再加工”。另一方面,源于与少年朋友们的交流——别看年纪不大,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很有“大局观”,甚至有一种为了班级荣誉,甘愿奉献、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情结。于是,我便为马可和他的朋友们,安排了几次展现此类品格的“考验”。
Q
在《马可的十四岁》的创作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特定的瞬间或事件激发了你的创作热情?
A
很难说有哪一特定的瞬间或事件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是许多耳闻目睹的“点点滴滴”串联在一起,不断给我的书写带来能量。
这里说的“点点滴滴”,很多来自于我家附近的一所中学,那些迎着朝阳、昂首阔步走入学校大门的他们,那些披星戴月、行色匆匆赶路回家的他们,那些与朋友嬉笑玩闹、与“闺蜜”窃窃私语的他们,在持续激发着我的灵感,也为我的创作过程带来更多的快乐。
Q
书中除了主角马可,你还刻画了梁莫琳、袁林、冯思怡等极具个人性格特色的配角,设计这些鲜活的群像有何巧思?
A
与之前创作的《北京小孩》《我和我的6班》两本校园青春小说类似,《马可的十四岁》“人物画廊”的建立,与包括潞河中学在内的几所学校息息相关。我从接触的学生或接送孩子的家长那里,获取了大量生动、鲜活的第一手素材,经过梳理、捏合,它们逐渐成形,加入这三部作品,成为“3班、6班档案库”的一部分。在书中老师、学生、家长的身上,都可以找到现实中众多“3班、6班”的影子,一个个典型事件背后,也均有迹可循。
Q
书中马可的每一次比赛和成长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与失败的叠加,你想通过这样的剧情设定对青少年表达什么?
A
《马可的十四岁》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并未注入过多的“理想主义”元素。现实生活的比赛,冠军往往只有一个,单就结果而言,其他的参与者似乎都是“失败者”,坎坷与挫折,本就是多数人需要面对的情境。
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尤其是刚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因内心极度敏感,更容易长时间经受“失败”带来的痛苦与折磨,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当这些少年看到同龄人马可的故事,应该会感到自己并不孤单,书中这位“陌生的朋友”,面临着诸多困境,虽内心也有矛盾与不安,但仍选择勇敢面对、努力生活。
Q
青春期懵懂的感情是最纯净和美妙的,《马可的十四岁》中,徐志摩的诗《偶然》出现了两次,分别对应了马可看到时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你为何让《偶然》出现在不同的位置?
A
首先是情节的需要。让《偶然》在尾声部分出现,一是对前文情节有所呼应,二是增加人物刻画的细腻程度,三是“留一点余味”,让读者自己决定到底是谁把这首诗送给了马可。
此外,《偶然》这两个字,也暗合了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质——不确定性。少年们那个时期做出的种种决定,往往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一时兴起”罢了。正是有了这样的冲动,这样的“偶然”,青春才会显得格外生动、绚烂,马可和他的同龄人们,才会逐渐收获经验,一步步走向成熟。
Q
《马可的十四岁》以马可和父亲一起北上与3班分别作为结尾,为什么在儿童小说里设置分别的结局?
A
《马可的十四岁》的结局虽算不上十足的“Happy Ending”,但也不是“Bad Ending”。一方面,马可的家庭背景,注定了他需要承受辗转漂泊的生活模式;另一方面,带有某种“遗憾”的开放式结尾,可以给读者留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进而和马可建立更深度的情感连接。此外,随着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马可和朋友们的“分别”,不可能是“永别”,只不过是一次阶段性的“分离”而已,没有今天无奈分离的惆怅,怎会有未来久别重逢的幸福呢?
Q
请谈谈你在作品中运用的语言特点,比如书中的北京方言、“江湖传统”等。
A
考虑到故事发生在北京的胡同,适度增加北京方言的比例,会提升代入感。此外,地方语言对塑造地方文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特点鲜明的“北京话”构建了“老北京”文化的核心基础,最能体现北京人的精神气质。《马可的十四岁》的语言风格,及其涉及的一些传统元素,对读者加深理解当地文化不无裨益。
Q
你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传达给读者怎样的主题或思想?
A
从我个人角度看,《马可的十四岁》是一部交织着失落与希望,挫折与救赎,挑战与勇气,更饱含着爱与真情的小说。我相信,那些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们,翻开这部作品,能够轻而易举地与马可和他的朋友们,建立起牢固的情感连接,并逐渐体会到一颗颗纯真的“少年之心”,与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放松,一起成长,一起品味虽有遗憾但仍旧美好的青春时光。
Q
在你看来成长的意义是什么?《马可的十四岁》是如何体现的?
A
马可从转学初始的紧张、不安,到逐渐融入新集体,再到面对来自同学的竞争,遭受源于父亲的压力,伴随着青春期内心的悸动,马可逐渐完成了蜕变,一点一点成为“更好的自己”。对马可来说,整个成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起起落落,充满曲折,但不管怎样,只要勇敢面对,一步步地走,就会距离目标越来越近。
Q
你在儿童文学创作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
A
《马可的十四岁》从创作到出版的整个过程,让我深深体会到,“打磨”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书稿最初的发现者,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韩敬群,在他的督促与鼓励下,《马可的十四岁》才得以与读者顺利见面。在作品的审读过程中,书稿前后经历数次大幅修改,策划编辑张引墨不厌其烦,提出很多宝贵意见,尤其在青少年情感的把控上,对标尺度堪称精准,在保证刻画深度的前提下,突出纯、真、美,让十四岁应有的样子,得到了更健康、更充分、更具艺术性的展示。
Q
哪些创作上的挑战让你印象深刻?
A
回顾写作经历,初始创作期所面临的挑战更多一些。那时经验不够丰富,创作的方向不太明确,完全凭借着高度的热情,跟着“直觉”进行书写,“卡壳”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候甚至会“推倒重来”,创作的效率难以保证。
Q
你对未来儿童文学创作有哪些规划和展望?
A
《北京小孩》《马可的十四岁》和《我和我的6班》是我一直想创作的“中学生三部曲”或“青春期三部曲”,目前全部完成。接下来,把主要创作方向选定在“京味童年”的领域,目前,已经完成了一部名叫《胡同也有小时候》的小说,发表在今年的《人民文学》杂志,并被《小说选刊》转载,这部小说的“图书版本”也马上会和读者们见面。
Q
你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儿童文学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
A
每位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的读者喜爱,我也不例外。虽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能产生特别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我仍要把衷心的祝福献给它们,献给那些可爱的主人公们,愿他们能用真诚打动读者,以勇气激励读者,以爱温暖读者,与最美好的希望一道,走进读者朋友们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