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佑(右一)为来宾介绍展览情况。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人民网7月24日电(陈苑) 日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陕西省文化厅、中华书画家杂志社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商旅杂志社、中国平月书画院承办 的“渭滨拂素—陈廷佑诗墨窗课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举办。展览开幕当天还举行了陈廷佑诗词书法作品座谈会。
座谈会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改民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全国检察系统文联主席张耕,湖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韩忠学,中央宣传 部出版局长张凡,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文史馆长秦向东,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钟明善,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蔡世平,中华诗词学会 秘书长王改正,中国海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海关总署《金钥匙》杂志主编何济洲等,以及来自各地的书法、诗词、文化等各界人士一百多人出席了座谈 会。
张耕说,廷佑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诗词书法上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特别他既能诗又能文更不容易。最近我们组建了全国检察官文学艺术联合会,也针对检察工作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想把检察系统里文化人才都吸收进来,调动起来,为检察文化、法制文化的发展做点工作。
韩忠学说,廷佑的这次展览区别于当下普遍的展览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他全部写自己诗词。这一点不敢说唯一,起码是非常非常少的。现在很多人意识到了,北京大 学书法研究所长王岳川提出“文化书法”,说书法家应该是个文化人。在过去这个问题不存在,因为书法和文人是如影随形,没有不会诗文的书法家,也没有不懂书 法的文化人。当前写书法的人很多,有的人每天写十几个小时,书法协会也讲要出经典,出大家。但出不来,我感觉是因为书法和文化脱节了,只研究技术,只研究 线条,没有文化,没有灵魂。廷佑先生首先是个文人,他的书法也是文人书法。他不是追求形式、追求线条,而是用诗书表达抒发感情。看这样的展览,让人心情 好,一幅一幅地看,让人得到内容和书法两方面的享受。
钟明善说,廷佑先生把诗和书结合起来,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良好传统几千年到现在,很多人既是诗人又是书法家,既是文学家又是书法家。难得的是陈先生有这份静气,可以静静研究诗,静静研究书法。
张凡说,我们的文化要走出去,靠什么?除了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也包括诗词书法。但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小学生不重视写字了,更不会写毛笔字了。举办精品诗书展览,对于教育青少年,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陈廷佑是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曾任国务院参事室巡视员、办公室副主任,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文艺创作,成绩斐然。有过15年的军旅生涯他,爱好广泛,同时涉猎文学、诗词、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
陈廷佑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数十年临池不缀。从颜楷入门,尤以行草书见长。曾在北京、衡水、西安等地举办个展。他认为艺术是相通的,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个杂 家。艺术作品可以分门别类,但其质量前提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学识和艺术修养。因此书法家必须具备扎实的历史和古文、诗词修养。他的书风古淡、隽永、严谨之 中见潇洒,舒展之外存含蓄。作品法度严谨,气势宏大,重视技巧和法度的锤炼,又力求挣脱和超越,用笔极尽变化,或含而不露,或锋芒必现。曾获得启功、萧 劳、欧阳中石、沈鹏、等著名书家的一致好评。
这次展览展出陈廷佑诗词书法近作100余幅,内容多为陈廷佑感念家乡,感恩父母,感怀师友之诗墨。既有被誉为“足可传世”的《爹娘是我眼中佛》,有《联合 国赋》等名作,也有《五律 过仲勋同志故里》、《七律 西安诗墨窗课展》、《七绝 寒窑四唱》等专门为此次展览精心创作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