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巴黎盛夏的“星辰之夜”天文科普活动都将千万个想探索宇宙来源的人们引向无垠的苍穹,目不暇接地仰视繁星。据天文学家估计,几亿年来,那 夜空的星云中就闪烁着数百万颗星辰,《荷马史诗》里述及空悬地中海上的七星座,哥白尼则发现被奉为神祇的太阳只不过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球。何况,中国古人 远在哥白尼之前就看到了太阳上有黑子。一念及此,笔者在异邦都会的“星辰之夜”心驰神秘的超新星、白矮星、中子星,顿起“天问”之思,将天空星辰的生命周 期与地上凡人的浮沉现象相联系。就拿欧洲乐坛来看,海顿、巴赫,乃至维瓦尔第,都是一颗颗朗朗的“明星”,而同样才华横溢的法国19世纪音乐家乔治·翁斯 洛(George Onslow)却变成一颗如箭一般掠过的“流星”,难再见其踪影。然而寻寻觅觅,蓦然瞥见翁氏却在“灯火阑栅处”。
法国上卢瓦尔省的“天主椅”镇耸立着一座中世纪的哥特式圣罗伯尔教堂。像在巴黎和不少城镇一样,这里每年夏天举办“古典音乐会”,至今已是第 47届。在20来场交响乐演奏会的曲目中,有威尔第为悼念他崇仰的意大利浪漫派作家孟佐尼而作的《追思曲》和意大利另一作曲家维瓦尔第的《葛洛丽亚》。艺 术节今年选择威尔第作品,是为纪念《阿伊达》和《奥赛罗》的曲作者诞辰200周年。本届音乐节上,人们出乎意料地又重新听到了乔治·翁斯洛的“浪漫组 曲”,而翁氏已被乐坛弃置了一个半世纪。追溯往昔,翁斯洛曾被尊奉为“法兰西的贝多芬”。这样一位天才音乐家竟然被后人完全遗忘,盖因其生时不屑为自己的 声名“炒作”,或者不从流俗,拒绝将自己的才华服务于时尚的纯娱乐,在“适者生存”中被现代实用主义所淘汰,岂不令人深思尘世的不公!
乔治·翁斯洛生于1784年7月27日,出身英国望族。父亲爱德华·翁斯洛因家庭丑闻被迫于1781年离开英伦三岛,迁址法国克莱蒙-费朗定 居,娶一法国女子为妻,很快跻身当地贵族行列。不料,法国大革命爆发。尽管爱德华·翁斯洛跟温和派革命领导人乔治·古东同为“共济会”兄弟,但因属英国阀 阅世家,1793年遭受监禁,1797年踏上了流亡之路。乔治·翁斯洛是他的长子,自幼就承受厄运,被迫放弃了对数学、历史、击剑、马术和绘画的多种爱 好。不过,他随父亲漂泊德国和奥地利期间,有幸跟海顿和贝多芬的挚友克拉默学习钢琴,从而选择了音乐生涯。
乔治·翁斯洛生活低调,淡泊荣禄,不突出自己,从不举行个人钢琴独奏会,而情愿在四重奏里拉大提琴,与人合奏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的作品。22 岁上,他听到德迈特里奥斯·麦于尔的歌剧《斯特拉托尼盖》序曲,由叙利亚王之女马其顿公主的奇遇获得灵感,开始尝试作曲,谱出3个五重奏,受到出版音乐作 品的卡米伊·普莱耶尔的赞赏鼓励。但他觉得自己缺陷甚多,遂拜巴黎音乐学院教授安东·勒哈为师,潜心钻研乐理,寻求建立个人的美学风格。
乔治·翁斯洛一生中相继谱写了36部弦乐四重奏和34部五重奏,皆成为19世纪上半叶欧洲主要音乐会的必选曲目,并在美国出版。他的“室内音 乐”作品风靡欧陆各国,尤其在德国为人青睐,深得门德尔松和舒曼褒扬,进入了“德意志名人殿堂”,不像瓦格纳那样总受人责难。他先后为全欧洲各大交响乐团 接受,有几场弦乐作品演奏会是由门德尔松亲临指挥的。
翁斯洛与门德尔松可称至交,二人当时被舒曼视为维也纳古典派传人,与当时在法德两国泛滥的庸俗音乐潮形成鲜明对照。他们于1825年在巴黎邂 逅,一见如故。1829年,两人又在伦敦重逢,由“伦敦交响乐学会”主持,同时演奏了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交响乐”和翁斯洛的“第二交响乐”,彼此的艺术灵 感交织益深。1845年2月8日,门德尔松从法兰克福写信给翁斯洛,回忆他曾在巴黎跟翁氏共同度过的短暂而愉快的光阴。翁斯洛则在他的一封信里怀念门德尔 松的巴黎之旅。那回,门德尔松在一次德国音乐家作品演奏会上,走过来将指挥棒交到翁斯洛手中,由法国音乐家继续指挥乐队。尽管法德两国音乐文化有差异,但 后者欣然接受,显示二人相互尊崇,心有灵犀一点通。
法国驰名小提琴手兼评论家亨利·勃朗夏尔习惯将翁斯洛与门德尔松相提并论,称他们与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一脉相承,一个在法国,一个在德国,构成“全欧洲管弦乐名副其实的两大支柱”。欧洲主要报刊在报道音乐讯息时,也往往倾向于将翁斯洛与门德尔松放在一起称颂。
人们将翁斯洛与莫扎特、海顿并列,称他为“法国的贝多芬”。女钢琴师法朗柯断言:“翁斯洛可与贝多芬和门德尔松媲美,不愧为法兰西在管弦乐领域 里的象征。”当年,人们都认为他有能力在欧洲乐坛传承浪漫派思潮的精华,艺无止境地绽放异彩。1829年,他被聘为伦敦交响乐协会荣誉会员,1842年取 代凯鲁比尼,当选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名列柏辽兹之前。
翁斯洛深受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影响,坚持传统音乐创作及乐器演奏的质量,认为轻佻的罗曼司、方阵舞曲和纯粹追求感官刺激的娱乐笑剧、轻浮喜剧,以 及下流谣曲是对这一艺术的偏离,而用艺术来牟利则更为庸俗。这正是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观的要旨,预言了20世纪现代派商业化流行音乐的颓靡。
翁斯洛的作品除多样的弦乐重奏外,尚有4部交响乐、3部歌剧。歌剧是《维加的审判官》(1824年)、《货郎》(1827年)和《吉斯公爵》(1837年),均得以演出。后一部作品虽受柏辽兹极力推崇,却始终没能搬上巴黎大歌剧院舞台,埋没至今。
翁斯洛待人慷慨和蔼,秉性谦逊,颇具乡村绅士风度。他生前并未像许多艺术追求者那般对巴黎趋之若鹜,而是眷恋故乡,在当地举办慈善音乐会,救济 贫穷者,颇受邻里的尊重和爱戴。当地人特别喜爱他的一首弦乐四重奏《子弹》,那是他一次狩猎受伤卧床时谱写的。曲中节奏紧凑,反映在森林里行猎的实感,曲 调生动活泼。1833年10月3日,翁斯洛在克莱蒙-费朗辞世,葬于卡赫莫墓地。今天,扫墓者到此,可见他墓碑上铭刻着柏辽兹像是给逝者盖棺论定的评语: “自从贝多芬死后,翁斯洛执掌着器乐演奏舞台的权杖”。
事实上,“法国的贝多芬”并没能如柏辽兹所愿的那样“主宰”法国乐坛。恰恰相反,翁斯洛的踪影逐渐消隐,在法国乐坛几乎完全销声匿迹。与他生时 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声名相比,他在现代社会“失宠”确实是个费解的“司芬克斯之谜”。一代英华,生时昭昭,一旦死去,竟如同秋后落叶般被世风吹扫进墓 园孤寂的角落。
曾有专家评论,翁斯洛的管弦乐以其丰富的和谐、亮丽的色彩、音色的奔腾激越以及抒情题材的热忱,开启了浪漫主义的先河,不失为一位“真正的浪漫 诗人”。但是,他的弦乐四重奏和五重奏在技法上有相当难度,后来的演奏者都不容易驾驭,以至于望而却步,似乎也是其作品被长期搁置的缘由。可是,帕格尼尼 的24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尤其是小提琴协奏曲、奏鸣曲、变奏曲和四重奏的难度也不可谓不大,为何能够长演不衰?着实令人诧异。翁斯洛的传记作者波迪默· 雅姆2003年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了解翁斯洛的重大障碍之一,在于演奏者很难找到他谱写的乐谱。就拿室内弦乐四重奏和五重奏来说,尽管这些作品在他生 时演奏范围很广,但总谱已经佚失。”实际上,其中18部散落民间,不久前由美国人从欧洲收藏家手中买到,长期埋没后才“重见天日”,受到美国伊利诺伊州 “高伯特室内音乐协会”的高度重视。在法国,音乐史学家卡尔·德·尼斯从1966年开始钩沉翁斯洛一生丰富多彩的音乐创作,历时30余载。德·尼斯 1996年去世,继他之后,在法国广播电台工作的波迪默·雅姆开创专题,分析“翁斯洛现象”,强调指出:“我们有责任让大众再听到被遗忘的翁斯洛音乐。”
2013年夏季文化艺术节期间,“天主椅古典音乐会”推出翁斯洛的管弦乐作品,实现了维护和发扬法兰西民族遗产的庄重诺言,也恰如音乐人让-克 里斯多夫·布依松在《2013年法国艺术节指南》序言里指出的:“使人愚钝的‘电视写真’节目和体育竞赛喧嚣也该让位给真正的艺术表演了!”此语大概会令 时尚的弄潮儿不悦,却有意无意间道出了要被世态变动抛弃者的心声,表达了他们瞻望人类前程未卜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