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100周年诞辰,法国没有举办全国性的活动来纪念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对此,加缪女儿凯瑟琳·加缪说,加缪肯定不想要这样的活动。他始终是一位局外人,“我为此骄傲”。
1960年1月4日,加缪搭朋友的顺风车从普罗旺斯去巴黎,途中发生车祸,加缪当场死亡,年仅47岁。时隔多年后,关于他的遗产和“神秘”的死亡依然让人猜测不已。
加缪去世的时候,凯瑟琳和她的孪生兄弟只有14岁。为纪念父亲百年诞辰,凯瑟琳将加缪的照片、绘画、笔记、信件、电报及文章摘录编辑成《可分享的世界》一书出版,该书记录了加缪在阿尔及利亚、欧洲、美洲的旅行,其中许多资料之前从未出版过。该书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当年也是这家出版社把加缪、萨特和安德烈·纪德等作家介绍给读者的。
在阿尔及利亚出生和长大的加缪,是一位典型的“黑脚”,即生活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公民。他对法国人和阿拉伯人有同样的感情,这使他在1950年代中期阿民族主义者和法国殖民当局的冲突中,没有像萨特等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站出来谴责法国的殖民政策、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而是主张欧洲白人和阿拉伯人和平相处。
1957年12月12日,领取诺贝尔奖第二天,加缪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与学生自由座谈。一位阿尔及利亚籍的学生公开谴责他的立场,加缪不得不为自己辩护说,多年来他支持阿尔及利亚实行民主制度,并因此被迫离开阿尔及利亚,但反而让恐怖活动更加猖獗。若是他也去谴责法国殖民者,他担心会加剧阿民族主义者的恐怖行为,他们会将炸弹扔向无辜的“黑脚”法国人,其中有他的母亲。“母亲先于正义。”加缪的人道主义立场让他与左派知识分子萨特决裂,也没有得到右派知识分子的拥抱。在法国和阿尔及利亚,加缪更是因为同情“黑脚仔”和没有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而招致怨恨,直至今日。
68岁的凯瑟琳说,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人怀念加缪。“法国很多小村庄、小镇举办了小型的纪念活动。因为在法国依然有很多人在读加缪,很多人喜欢他。他用他的书打动了他们。因为他提出了每一个人都会问的问题,表达了每一个人的苦难、痛苦和忧虑……法国的当权者从来没有喜欢过加缪,而且加缪本人也厌恶权力。他总是说他是为那些历史的受难者而不是历史制造者说话。‘从许多方面说,加缪在法国始终是一位‘局外人’。”
而加缪在阿尔及利亚更具争议性,对此,爱德华·萨义德在其1993年出版的著作《文化与帝国主义》中指出,加缪作品来源于一种“殖民感的丧失”。在萨义德看来,加缪谴责法国的殖民政策,但他希望的是和解而不是独立。至今,阿尔及利亚对此还怀有怨恨。不过,凯瑟琳说,与官方不同,普通的阿尔及利亚人还是很热爱读加缪的。“他不是种族主义者,他很关心阿尔及利亚穆斯林的命运,如同他关心法国人的命运一样。不管怎么样,阿尔及利亚独立之后发生的事情,证明父亲的立场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