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巴黎一家公共图书馆内一位法国读者正在阅读《论语》本报记者梁晓华 摄 |
在开启“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谈一些个人想法。文化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其 涉及文化的产生,文化体本身以及文化的接受,而所有的这些因素又都寓于复杂的历史背景之中。文化接受者的不同,也可能导致相同的文化体产生不同的传播效 果。一些罕有的卓越之作,其影响的涵盖范围要远远大于著作原本的读者群。比如,西方犹太基督文化传统的基石——《圣经》,这本书渗透到了西方社会的每个个 体之中,虽然它的读者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另一个例证便是《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在如今读者已经减少的情况下,这部书信集仍旧极大的影响着大部分法国人对 中国的看法。
2014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我们将同时迎接中法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享誉盛名的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席创立二百周年以及法国汉语教学协会成 立三十周年。“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的评选活动恰逢这一承载了多个历史事件的特殊时刻。为了获得更加客观全面的评选结果,我在法国汉语教学协会 内部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除了可以选择已确定的30部著作,还可以自己推荐其他重要的书籍。五天的时间,超过二百名会员反馈了问卷,这本身便是一件 意义重大的事件。当然,问卷的结果对于最终评选结果的发布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问卷评选结果显示,各位法国汉语专家更加青睐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代思想和古典小说。《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以及《唐诗三 百首》等上榜作品都曾出现过众多不同的法语译本,译本的数量也揭示了作品的影响力。评选结果位列第一的是《论语》,《道德经》也位列前五,这一结果并不出 人意料,因为这两本书所包含的内容和思想,恰恰是中国文化价值的内核。“中医”与“中国功夫”中的道家文化元素,也使得一些道家书籍在法国收获了更多的读 者。值得注意的是,《孙子兵法》也排在靠前的位置,这说明了法国读者对于中国思想中独特之处的极大兴趣。
现代作品的上榜,要归功于那些著名的小说家——比如不得不提的《家》的作者巴金,他在20世纪30年代旅居巴黎期间就与法国结下了不解之 缘。这次问卷评选中许多专家还提到了一部颇具代表性的当代作品——《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作品的名字便已经将中国与法国联系在了一起。可惜,此书首版 即为法语,计入中国书不甚合适,因而落选。总而言之,参与调查的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表现中国文化独特性和真实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也表明了中国文化对法国人所 产生的强大吸引力,经久不衰。
(白乐桑 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 “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评委会主席)
(刘婷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