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游览七河八岛。司新利 张卓君 摄
26日,由中国作协《人民文学》杂志社、扬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扬州市文联、扬州园林局分别承办和协办的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颁奖典礼在扬州举行,让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扬州,聚焦到散文。
在散文由“贵族写作”到“全民写作”的今天,散文的创作状况如何?朱自清散文奖走过六年,成功举办到第三届,对当代散文创作、扬州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昨天,记者再次专访了部分评委。
1
“散文时代”来临
当今散文写作返璞归真
“散文是最大众化的文学,一般人都会写散文,写的人也越来越多,形成一种万紫千红、生机蓬勃的局面,甚至有人称‘散文的时代’来临。”原中国作 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现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说,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和小说等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巧,散文的技巧积淀明显偏少,因此散文 逐渐由“贵族写作”演变到今天“全民写作”。
在《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眼里,散文是一种真性情的文体。“本来散文就是一个最自由的、在知识界写作界范围最广的写作题材,从古至今都是如 此。散文是自发性的行为,这种题材是最展示作者自己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在里面显现无遗;尤其是你的诗心、文心等等,都会在散文中,展 现最强烈最集中也是最随意。所以,散文这样最自由的文体,能检验一个写作者的心地、情怀、情感,包括他为人处世的一些原则,尤其能展现出他写作的能力。”
王巨才认为,从当今散文写作的队伍来看,既有像贺捷生一样有资历、坚持写作的老作家,也出现了一大批像祝勇这样很有才气、潜力的年轻作家。“散 文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除了有描写现实生活、给人温暖、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作品以外,也存在一批比较自我、专注写一些小情感题材的作品,它们同样深受读者喜 欢。”
施战军认为,当今散文写作的队伍有点像朱自清那个年代。“朱自清也不是一个专门的散文家,他还是学者、诗人等等;写了散文这类文字,慢慢地,他 也成为散文大家了,今天也是这样的状态。例如,张炜主要写小说,马未都以文物收藏为主,这些人写作带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特点,恰恰这就是散文的真谛。散 文是自由写作的文体,是从内心里发出的,完全是境界中的人写出来的文字。今天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出这种氛围,说明我们的散文回到了散文真正应该走的那条路 上去了。”
2
朱自清散文奖感召力强
助推扬州打造世界名城
一转眼,朱自清散文奖已走过6年,成功举办三届。见证了朱自清散文奖从孕育到茁壮成长这一过程的王巨才说:“因为它是以朱自清名义设立的奖项,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号召力。”
王巨才表示,朱自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朱自清在家乡扬州生活、求学、任教长达16年,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深深刻 上了扬州印记,同时,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朱自清的这种精神,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影响了扬州这座城市。”
“扬州正在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提出这样的建设目标,可谓高瞻远瞩。”王巨才说,“作为一座即将建城2500年的城市,扬州是历史上非常繁华的地方,也是文人雅士非常向往的地方。扬州流淌在诗词里,著名诗篇的作者几乎没有没有来过扬州的。”
王巨才表示,宋代明清时期,扬州就是一座很开放的城市,是世界上很有名的地方。“现在,扬州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思路的进一步扩展,眼光的 进一步拓宽。”除了全套的规划,他认为,可经常举办像朱自清散文奖这样有吸引力、社会影响力、覆盖面广的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最有吸引力、传播 力,最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大家都愿意参加,都很向往。”
王巨才认为,朱自清散文奖的影响力将越来越深远,对扬州来说也是弘扬扬州文化精神的一次提升。“就像马未都说的那样,‘扬州’、‘朱自清’、 ‘散文’三个词绝配,通过举办这个奖项,让更多的人不仅对扬州这座城市加深印象,同时对朱自清、对散文都有深远的意义。”从这一点来看,朱自清必将成为扬 州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助推器。
现场侧记
部分评委领略“七河八岛”风光——
运河明珠 文人福地
绿色真是太养眼了
昨日上午,参加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颁奖典礼的部分评委来到茱萸湾风景区。洁白如玉的琼花、葱郁茂盛的千茱林、珍奇的野生动物,以及秀美的“七河八岛”风光,让他们心旷神怡,连连称赞。
绿色真是太养眼了
观光车在一条通向公园深处的羊肠小道上徐徐前行,雨珠聚成的雾气萦绕在林中;鹤鸣湖边,翠绿丛中,几只洁白的丹顶鹤傲然地伫立。远处,游人隐隐约约,亭阁若隐若现;道路两旁,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树木高低错落。
“你看,这琼花开得真好看,洁白无瑕。”曹雪萍惊奇地说。
邱华栋感叹:“这里的绿色真是太养眼了,我感觉要醉氧了。”他还即兴作了一句“醉心田,养我眼”的打油诗。
激发文人创作灵感
登上游艇,饱览运河风光。宁小龄不由说:“扬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发端,虽然历尽迁徙,但今天还是一眼看不到边际,真是太神奇了。”
“运河明珠,文人的福地”。离船上岸进入聚凤岛,在浓密的树林里,年过七旬的王巨才走在最前列,没几步便停下来,对着沿途的花花草草拍个不停。 “我要把今天看到的美景拍下来,给北京的朋友看。他们一定不会想到,这是扬州;没想到扬州还有这么一块原生态的地方,真是美极了。”
陪在王巨才旁边的李平也附和道,前几次来扬州都太匆忙,像这么美的地方应该早点来。
同样有这种感觉的还有邱华栋。他说:“这里给人一种古朴、清秀的感觉,和扬州的文化相得益彰。这里不仅仅是个旅游点,更是一个文化点,会激发文人的创作灵感。”
一圈逛下来,评委们流连忘返,意犹未尽。“要不是时间紧,真想在这里住下来。”王巨才笑着说,“我是一个从来都不运动的人,来扬州这两天,我每天都会早晚各抽出一个小时出来走走,真是太棒了。这是生活在北方的人,很难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