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律德伦):中国学者对非洲文学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过去百年来的历史中,中国学术界放眼世界,着眼于服务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多把目光聚焦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和民族。非洲语言文学的研究因此一直是一块相对冷门的领域。不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随着中非各领域关系的深化发展,非洲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日前在北京举办的“非洲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就汇集了大批国内外非洲语言文学研究的优秀学者,共同探讨非洲语言文学教育与研究的新趋势、新视角、新成果。
近年来中非关系的迅速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对非洲语言文学研究和教育以及相关人才队伍培养的需求。如今,中国的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等很多大学已经开设了非洲语言文学课程,加强了对非洲语言和文学人才的培养。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孙晓萌女士在会议发言中强调了非洲文学研究型人才和翻译型人才培养并举的重要性。她说:“非洲有一句谚语,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独自上路;如果你想走得远,就一定要找一个同伴!现在从事非洲研究的学者很少掌握语言,而从事非洲语言文学研究的学生与学者又考虑到自身今后的发展问题……;但是彼此的需求是有的,所以在非洲语言文学建设方面实际上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
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中国非洲语言文学的研究随着中非外交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也曾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期,有为数不少的一批中国非洲语言学者在从事中非关系发展工作的同时,也在非洲语言文学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然而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期里,中国的非洲语言文学研究反而一度沉寂了下来。中国当代著名非洲文学研究学者、外文翻译家、全国人大办公室外事局前副局长蔡临祥分析指出:“由于受到改革开放影响,出版业开始走向市场,出版商认为非洲文学没有欧美文学那样有市场,出版非洲文学读物可能不赚钱,这就降低了出版商出版的积极性。受出版商偏好的影响,一些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也无法翻译出版,也就使整个学术研究比较不太景气。”
当然,市场因素也并非完全不利于非洲文学进入中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尼日利亚作家索因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的一些出版商和文学研究者也围绕非洲文学做了不少文章,在中国一度掀起一股非洲文学的小旋风。不过,中国非洲研究资深专家李永彩教授指出,纯粹追逐经济利益的盲目跟风是浮躁之举,恰恰与非洲语言文学研究的精神背道而驰。他说:“咱们搞学术,学术就要深思熟虑,学术就是需要深刻的东西。你不是新闻不是报纸,不能赶热点。跟风的结果就是怠慢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我们承认诺贝尔文学奖有一定的指标作用,但不代表没有得了诺贝尔奖的作家就一定不行。”
回顾过去,非洲语言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与中非关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协同并进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非洲语言文学研究的意义之所在。蔡临祥就认为,做好非洲语言文学的研究有助于在中非合作中描绘一个更加真实的非洲图景,为此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支持。他说:“如果只由市场来调控,对于将非洲文学推介到国内,或者把我们的文学作品翻译出去,都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所以应该由政府来指导和调控。现在国家也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这样的方针的指引下,希望政府给非洲文学的研究以及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版提供良好的条件,甚至在经济方面能够出资,让出版社能够放手出一些比较优秀的非洲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