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两岸华文作家齐聚香港谈城市文学生态

//m.zimplifyit.com 2014年05月20日16: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19日晚,“第二届两岸华文文学讲座”在香港北角揭开序幕。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澳门、美国各地的知名作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城市文学生态。

  黑白相间的竖纹衬衫、棕色西裤……年届八旬的内地作家王蒙如约而来。时髦的穿着,让人想象不到他已到耄耋之年。

  “我在北京经常收到从香港寄来的文学刊物。”王蒙一直关心香港的文学发展。他坦言,在香港这座城市,搞文学创作是不容易的,无论是办文学杂志,还是组织文学活动,得到财政上的支持并不多。

  但他对香港作家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我敬重香港作家。他们坚持创作,都是因为热爱文学、为文学事业献身,这是非功利性的。”

  王蒙认为,和香港相比,内地的文学创作条件较好。一是因为人口多,读者数量大,一本书能出五万册,作家就已感到“很满足”;二是文学活动较活跃,各种组织会不断举办像“中国好书评选”、“读书讲座”等活动,使文学没那么受人冷落。

  对于中国的文学现状,王蒙直言,现在并不处于最火热的状态。“多媒体的流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文学读者流失。”他说,“现在看小说、诗歌的人远没有拿手机刷微博、看视频的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内地文学批评家陈晓明坦言,城市文学创作是内地文学创作中的难题。“香港是国际大都市。这里出了不少很好的城市文学作品,能充分表现城市的特质,让我惊叹。”

  但在内地,写城市文学出色的作家并不多。“成功的城市文学需要充分表现城市和社会对立或共容的状态、人在城市里的生存境况、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陈晓明不禁提出问题,“现在内地一些流行的城市文学作品风格呈怪诞、青春、扭曲,这是不是可行的呢?”

  对于城市文学的发展,台湾作家黄春明也略显担忧。他说,在城市的影响下,文学创作变得商业化,不少作家忘记了原本创作的目标,只想着怎么写才能更赚钱,会“害”了文学。

  在部份作家笔下,与现代城市丑恶形成反差的,是乡间和田园的美好。近年,乡土文学的发展迅速。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黄子平对此有自己的看法。“都市人生活苦闷、无聊,对于刻画乡土风情、体验的题材就多了赞赏。但乡土文学在乡下是写不出来的,它往往是作者来到城市后的产物。”

  接近三个小时的思想碰撞,作家们依然意犹未尽,沉浸在文学交流的美好气氛里。(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