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协代表团到访中国作协。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会见代表团成员。此前,代表团一行15人参观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和鲁迅文学院,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作品。在当天举行的代表团欢迎会上,来自大陆和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协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及文学刊物主编就文学创作、编辑、出版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会议由中国作协对外联络部主任刘宪平主持。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海内外文化交流尤其是文学交流日益密切,严歌苓、张翎等一批在海外写作的华文作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这些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成为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基石。而近些年来,中国作协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为海外华语文学与大陆文学的交流提供便利条件、搭建广阔平台,有利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及“走进去”。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文学刊物上,读者经常可以阅读到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而对这些作家来说,能让更多国内读者熟悉他们的作品也是这些海外游子的期盼与渴望。
21年前,作家萧逸首次随团来大陆访问,由于当时与国内文学界交流不多,所以他对那次访问的经历记忆犹新。他在发言中回忆起与文坛旧友相识的欣喜,介绍了近几年海外华语文学创作的发展态势。他谈到,在海外的作家从事文学创作是有些艰苦的,因为他们基本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写小说、写诗歌,但他们一直坚守在文学的阵地上,写出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作品。
《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和《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介绍了刊物的情况,并表示愿意为海外华文作家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艾克拜尔·米吉提谈到,《中国作家》设立的许多奖项都将海外作家列入评奖对象,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他们的坚守给予鼓励和支持。刊物也为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较大的发表空间,期待更多优秀的海外华文作品在《中国作家》上与读者见面。商震则谈到,作家应该是不问出处、身份和年龄的,惟有作品才最具说服力。许多海外作家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它们的存在丰富了汉语文学的审美风格,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国内的文学刊物要重视这部分作家的作品,以活跃、丰富文学生态和图景。
作家北奥谈到,在美国,除专业的华文作家以外,还有许多业余的文学爱好者,他们身份不同,但都喜欢写作且具有很大的创作潜力。因为身处各行各业,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生活背景,所以他们对美国社会有着更真切的体验和了解,具体到作品里会呈现不同的视角和风格,这部分作家的创作是需要重视的。同样来自美国的江启光也希望,中国作协以及有关机构能加大对海外华文作家的支持,比如为他们举办专题讲座及培训班等。他还谈到,电影在文化的传播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应该重视电影剧本的创作,挖掘那些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生活的好剧本,通过影视手段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此次来访的许多作家曾多次来国内访问,因此这次重逢就带有更多故友相见的意味。学者白舒荣就对这次到访的许多成员相当熟悉,这些年她也一直致力于出版、传播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她说,这些年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来访,几乎每次她都能见到熟悉的朋友,从代表团成员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海外华语文学的发展壮大。“老朋友就是即便几十年不相见,也一见如故的人,从你们的坚守中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参加座谈的还有李洱、曾哲、陈喜儒、李锦琦、肖惊鸿、叶周、施玮、张金翼、艾玉、林美君、王克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