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在美国哥伦比亚市举行。这是继 2012年中国海洋大学与德克萨斯A&M大学在青岛举办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之后,中国海洋大学再次与美国大学合作,移师美国召开的一次重要 学术会议。
第二届中美儿童文学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视野下的儿童”,划分为“全球儿童,全球市场”、“国际比较研究”、“‘全球儿童’建构问题”、“跨越 语言文化之界”、“改编与翻译”五个议题进行研讨。在历时一天半的会议研讨中,有15位学者针对上述议题宣读了论文。论坛在所有论文宣读之后,还安排了一 场综合讨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将研讨的论题引向深入,同时也增进了双方学者彼此间的了解。
如果进行梳理,第二届中美儿童文学论坛的学术研讨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美国英译“淘气包马小跳”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克劳迪娅·纳尔逊(德克萨斯A&M大学)的论文《为美国读者改编及翻译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三个案例研究》从众多传统训诫故事,民间故 事、传说,原创儿童生活故事这三个类别中分别选出一个案例,考察其中共同体现的“中国愿景”——对家庭的忠诚,尤其是孝顺观念,并思考美国读者的“接 受”、诠释问题。这篇论文启发人们思考: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性”还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哈贝马斯语)。纳尔逊针对在美国翻译出版的杨红樱的“淘气包马 小跳”系列作品,敏锐地指出,“马小跳对父母的感情在故事情节发展上仍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纳尔逊具体分析了《天真妈妈》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围绕马小跳 试图表现他对妈妈的爱而展开的”,“在《四个调皮蛋》中,马小跳和他的朋友们努力让父辈或长辈们满意,而不是违背他们的意愿”。“这些书中的情节也都煞费 苦心地证明马小跳的顽皮应该理解为活泼和贪玩,而不是与强烈的孝亲不相容的行为。在心底,马小跳保留了与200年来被美国儿童视为中国孩子本质的相同传统 价值。”纳尔逊介绍说:“尽管哈珀·柯林斯大中华区总经理周爱兰在《北京周报》中说,‘杨的书的表现在所有从中国引入英语世界的书中是最好的’,但是所有 的译本在美国出版5年后都不再出版了。原因可能在于出版公司试图展现马小跳‘就像世界上的其他孩子一样’的同时,又要展现(用周的话来说)马小跳是个‘典 型的中国孩子’,对他的刻画‘有助于了解当代(中国)社会’,这令潜在的读者困惑不已。”纳尔逊认为,“丛书中很少强调马小跳的中国人身份,相反却将他列 为了国际儿童文化中的一员,他喜欢吃巧克力和牛肉干,在学校在家惹麻烦,分别用‘美国总统’或‘英国女王’来作特殊的人或游历甚广的人的例子,在每一卷背 面的‘读者注意’一栏中介绍他‘就像世界上的其他孩子一样!’”纳尔逊深刻地指出:“杨红樱的书未能在美国产生大的影响,或许跟营销策略和作品内容不一致 有关,跟坏男孩精神和儒家美德的矛盾有关。”这一观点颇为耐人寻味。
罗贻荣(中国海洋大学)的论文《“马小跳”遭遇的冰火两重天——一个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分析》可以与纳尔逊对“淘气包马小跳”的评论对照着来读。 罗贻荣首先从文学的跨文化传播角度,分析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在美国出版后,遭到冷遇的原因,认为“马小跳系列在西方的受挫的实质,是其本土性的 缺失”。其次,他从文学性角度对“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进行文本分析,指出,“它的故事性缺失使作品大为减色”。最后,他从中国读书社会的不成熟这一现状出 发,指出“大部分家长本人是否有阅读习惯”,这值得打问号,他们是否能将孩子的阅读引向正确的方向就更值得怀疑。该论文独辟蹊径,不简单肯定和否定,而是 呈现视角,提出问题。
二、文学史视野下的国际比较研究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的论文《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念的发生——以美国影响为中心》是发掘史料的实证研究。论文开篇论述说:“在中国的儿 童文学学术界,儿童文学是‘古已有之’,还是‘现代’文学,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至今为止的争论,基本都是想指认所谓儿童文学作品是在哪个时代出现的。 争论双方都把儿童文学当做一个像石头那样的客观‘实体’,如果它存在,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人人都应该看得见、摸得着。其实,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本质主义 的色彩。我现在想确立的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本质论,即主张儿童文学不是一种具有自明性的客观实体,而是一个在历史中被建构的观念。持着这种建构主义的本质论 来讨论儿童文学的起源问题,要做的工作就不是寻找作为一块‘石头’的儿童文学存在于历史的何处,而是考察作为一种历史观念的儿童文学在人们的意识中的形成 过程为何形。”“周作人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先驱和奠基人。可以说,考察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念的发生过程,能够使我们看到中国的‘儿童文学’观念发生 的主要源头。”
《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念的发生——以美国影响为中心》一文通过将周作人当年购读的斯坦利·霍尔、麦克林托克、斯喀特尔的英文著作与周作人 著述进行具体比较,详细论述从学术观点到“儿童文学”这一词语的发生,周作人都受到了上述美国学者的具体而微的影响。论文指出:“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 奠基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的建构过程中,就可以清楚看到来自美国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大致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周作人借鉴以斯坦利·霍尔为代表的美国儿 童学的观点,‘主张儿童的权利’,强调‘儿童在生理心理上’‘和大人有点不同’,进而发展出‘顺应自然,助长发达,使各期之儿童得保其自然之本相’这一 ‘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二是直接借鉴麦克林托克、斯喀特尔等美国学者的应用研究成果,从小学校的文学教育的角度论述儿童文学,呈现了更加完整的儿童文 学的文体面貌。”
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发轫之作。汤素兰(湖南师范大学)的论文《为什么恰恰是稻草人?——叶圣陶童话的文化基因与外来 影响》将《稻草人》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上,考察其前后作品的创作风格的变化,指出“叶圣陶后期的童话,深受王尔德童话的影响,尤其是他最重要的作品《稻草 人》,从故事结构到人物形象的设置,都能看出王尔德的影响。”但是,汤素兰也依据“因为安乐王子和燕子对人类无私的给予,他们最终被上帝接进了天堂,故事 的结尾也留下了一抹亮色”这一细节,指出了《稻草人》过于灰暗绝望的问题。汤素兰认为,“越来越以儿童为本位”,是童话的发展趋势,但是,叶圣陶的“童话 故事不是对奇异世界的幻想,而是对现实世界的重复,远离儿童情趣,负载着沉重的成人的悲哀。这既是作家的自觉选择,也是文化基因导致的必然。叶圣陶早期的 童话创作,也给我们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童话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三、“全球儿童”的建构问题研究
艾碧·文陀拉(田纳西大学)的论文,以发展佛教儿童文学为着眼点,结合具体案例,讨论 “全球性西方市场”的建构问题。艾碧·文陀拉以佛教国家不丹为例,指出:“不同于西方化或全球化,不丹人从佛教思想和人生价值出发,探索出自己国家的现代 化方式,即GNH模式。不丹研究中心和国民幸福研究中心的学者详述了这种与全球化相对的现代化方式:在研究中心的论文选集《国民幸福总值和国民发展》中, 学者们提出,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文化有同质化的影响’,美国文化‘正冲击着不丹’。因此,在权衡一国的生活和成就上,GNH提供了一种不同于GDP的衡量 方法,它既衡量数量也衡量质量,其四大支柱为:可持续发展、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良好管理。”艾碧·文陀拉认为,“所有情况表明,在出版业由西方主导和 全球资本主义的态势下,国际性(international)是一个有局限性的概念。”她强调了创作文化上的本真文本与生产文化上的同质化文学之间的紧张 关系,其“现代化而不是西化”这一观点颇具启发意义。
艾米丽·墨菲(弗罗里达大学)的论文通过讨论中国台湾作家张大春的《野孩子》,思考“儿童是如何被纳入全球经济的”。她认为“承认儿童参与了全 球体系”,“将有助于我们确定‘全球’儿童的含义”。她通过分析《野孩子》中的着迷于美国文化的侯世春这一少年形象,指出:“如果我们要给全球儿童下个定 义,我们必须注意影响儿童生活的多重因素,无论是重新定义儿童的国家政策,还是一双‘从美国漂洋过海而来’的鞋这样简单的物品,都需要给予关注。”
四、中美作家、作品比较研究
动物小说是中国儿童文学需要作出艺术突破的领域。侯颖(东北师范大学)的论文《中国格日勒其木格·黑鹤与美国杰克·伦敦动物小说比较研究》用心 颇深地选取了格日勒其木格·黑鹤与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作比较,分析了两位作家对动物品性描写的异质性,认为“黑鹤是自然主义的生命观,在人与动 物的生命关系中,人与动物的感情是相互依赖,在生存与死亡的问题上,死则死矣,一切来源于泥土又归于泥土。如果说黑鹤的生命观是指涉自然、本性、未来,探 讨自然之道的不可人为化;杰克·伦敦指涉的却是秩序、社会性与人的绝对理性,期望权力、暴力等去消灭人类的罪恶,生存就要不断竞争,极力赞美动物的生存竞 争精神,由自然法则联系到社会法则,适者生存成为他作品的一条法令,表现了他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生命观与生存观。”在论文中,侯颖还从儿童文学的视角,提出 了动物小说创作对于儿童读者的适切性这一重要问题。
谭凤霞(南京师范大学)的论文《“要轻得像鸟,不要像羽毛”——从中美比较视野来论科学绘本的可能性》,对中国和美国的几本科学绘本作平行比 较,透彻地发现了中国的科学绘本通常用“减法”而美国的科学绘本通常用“加法”,并作出原因分析:前者“与民族美学旨趣以及传统绘画的技法倾向有关”,而 后者“可能与西方偏重严谨的科学追求有关,同时也与西方传统油画重外观、细节、密度的技法一脉相承”。作者还针对科学绘本的创作,精到地指出:“科学绘本 虽然着意于普及知识,反映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但其最重要之处在于激发孩子对于探索真知的好奇与兴趣,应当重视‘想象力’这一重要品质的培养。”在论文结 束时,谭凤霞提出了“各国科学绘本创作在秉持自身风格时,也不妨对异域风范有所借鉴并有机融合,以拓展更为广阔、生动的审美空间”,这一建设性的建议。
萧萍(上海师范大学)的论文《沐阳上学记:来自东方的“a Wimpy Kid”——一个当下中国儿童文学文本的解读》具有小中见大,一叶知秋的特点,对于思考儿童文学创作如何应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启发性。该论文通 过与美国杰夫·金尼的《小屁孩日记》的比较,分析与阐述了在《儿童时代》上连载5年的《沐阳上学记》在文体上带来的某种中国儿童文学探索痕迹,以及它通过 一个男孩和他的生活故事所体现出的21世纪中国社会特有的融合性、拼贴性和狂欢性。论文中介绍的王纪人的评论令人思忖:“(《沐阳上学记》)这种跨文体的 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作家个性化创作姿态对于当下儿童文学轻阅读现象的反思,在当下网络文学和互联网文化的相互关照下,这部作品的多义性、互文性和网络 超文本链接的创意特点,或许给研究当下的儿童生存状态以及儿童文学创新提供了新视角或可能性。”
五、改编与翻译问题研究
金婧(加拿大萨省大学)的论文《读者与意图之变更:〈地下铁〉美国译本(2006)与中文原版(2012/2001)的比照解读》是典型的艺术 形式研究。论文主要从“读者”和“意图”这两个视角,分析美国英译本《地下铁》对原作的改编,不仅呈现出改编与原作的差异,而且阐述了形成这些差异的具体 原因。这些分析和阐述,触及了儿童图画书创作的艺术标准和规律,对于儿童图画书艺术形式的研究和图画书创作均具有直接的启示。
普里西拉·奥德(麦克丹尼学院)的论文《巴彻尔德儿童图书奖》,是对一个奖项的个案研究,但是揭示的却是全球化中的文化传播(通过翻译)的不对 等这一普遍问题。普里西拉·奥德介绍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网页上名为‘关于巴彻尔德奖’的一段话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美国儿童图书馆协会 (ALSC)创设该奖项,意在鼓励出版商发掘国外优秀的儿童图书,进而促进全世界人民的沟通和交流。”普里西拉·奥德提出了“美国儿童图书馆协会 (ALSC)执行这一使命是否成功”这一疑问。作者统计了获奖图书的原作的语种,发现“在所有获奖的82本图书中,只有11本最初以非印欧语言在欧洲以外 的国家出版——5本以希伯来语出版,5本以日语出版,另外一本以土耳其语出版”,而“非洲、中美州、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图书并没有争得一席之位”。针对这种 “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作者“不得不质疑,‘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尤其各国儿童之间,到底能实现多少交流”。
综上所述,第二届中美儿童文学论坛上宣读的论文和进行的研讨,在整体上具有跨文化视野、比较研究意识、重视个案研究这些特点。与首届论坛相比, 本届论坛论文的研讨内容中,中美两国的儿童文学发生了多层面的交集和融通,既有对既往历史上的影响的研究,也有对当下现实的传播的研究,这使交流和研讨具 有了较为宽阔的基础。可以说,首届中美儿童文学论坛开启的学术交流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
参加第二届论坛的部分中美学者,也是首届论坛的与会代表,这种持续的学术交流关系,明显使“综合讨论”充满了热烈气氛。有学者说,通过第二届论坛的交流,感到与会的中美两国学者彼此走得更近了,讨论更加深入了,很多与会代表都对此深表认同。
在首届和第二届中美儿童文学论坛成功举办、中美儿童文学学术交流已经深入开展的基础上,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教授正在与前国际 儿童文学学会会长、首届中美儿童文学论坛美方主席、得克萨斯A&M大学尼尔森教授,就第三届中美儿童文学论坛的筹办事宜进行具体磋商。双方希望以 每两年召开一次的例会方式,将出现良好势头的中美儿童文学学术交流保持下去,以打造一个常态化的中美儿童文学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
(徐德荣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