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在中国内地正式下线,票房定格在19.66亿元人民币。在创造了多项内地影史纪录后,这部视觉大片的中国之旅终于落下帷幕。当《变形金刚4》在中国狂揽票房时,人们又提出了那个已说滥了的问题:中国为什么拍不出自己的科幻电影?
这些年来,中国自己的科幻电影不仅数量极少,而且票房和口碑都不大理想。影评人严蓬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影迷的心声:“华语电影一直缺乏像样的科幻片。一些导演通常就是找一个日常故事加点科幻东西,以为拍出的就是科幻片了。由于出发点不是科幻,呈现的只能是超能力之类的东西。”科幻片讲究在理性科学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汪洋恣肆的幻想。在设置一系列假定性之后,科幻世界也似乎获得了一种真实性,并对当下产生批判的力量。而中国科幻电影在这方面探索得不够。
虽然华语科幻片处于“失语”状态,但近几年国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科幻小说,如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三体》、韩松的《地铁》、钱莉芳的《天意》等。这些作品中,既有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硬科幻”,也有依托于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软科幻”,都在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它们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提供了很好的文学基础。网友们也对此充满期待,一位网友在贴吧中说:“《地铁》若能拍摄成电影,将会是一部相当出彩的小成本科幻片;《三体》若能被成功改编,将会是一部绝不亚于《星球大战》的科幻大片。”
但小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直接转化为电影。写小说,单枪匹马就可以了;拍电影,则要涉及资本、技术、人才等众多因素。从资本上来说,科幻片特别是硬科幻作品,一般投资都很大,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来打磨,投资风险较大。但是现在,国内很多商业资本更喜欢在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挣钱,想让他们冒险投资科幻片,确实不容易。但在批评家徐刚看来,技术和人才上的困境更为突出。由于缺乏技术和人才,投资科幻片的风险才如此之大。如果这些条件具备了,资金根本不是问题。此外,拍摄很多科幻镜头,也需要专门的电影人才。在中国,很多时候是这样的,“懂科幻的不懂电影,懂电影的不懂科幻”。中国的导演大多是艺术学院出来的,想要创作充满科学术语的“硬科幻故事”,是非常艰难的任务。
鉴于这些困难,中国科幻电影自然是举步维艰。但很多人也想开了,认为不必太纠结于“中国为何拍不出优秀科幻片”之类的问题,其理由有二:一是除了美国,其他国家的科幻片也不怎么样;二是美国人不会整天讨论“我们为什么拍不出武侠片”的问题。这些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其他国家也推出了不少优秀的科幻片,比如韩国的《雪国列车》《汉江怪物》、日本的《日本沉没》等。
对于第二个理由,有网友提出,中国的武侠片是有文化土壤的,它对应的是美国的西部片,而科幻片是基于科学的,面向全世界、全人类的,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文化土壤。徐刚认同这样的观点,他说:“科幻片在架空的时间里驰骋想象,不关涉国家民族,是全世界通行的语言,能攫取巨大市场。”他认为,相较于文学的语言障碍,电影的影像叙事所塑造的“可见的人类”更像是一种普世的语法,也更易获得一种直观的理解和接受。科幻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包括文学、电影、游戏、玩具等等,电影在其中正好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如果科幻电影缺席,整个科幻产业就无从说起。
实际上,必须拍摄科幻片的理由还有很多,更直接的原因就是:科幻片在国内有庞大的市场,几乎每一部优秀的国外科幻片都会卷走很高的票房。而国内的电影人明明知道这其中到处都是钱,却不知道从何下手。但是,终究还是要尝试一下的。张艺谋拍完《归来》之后说,下一部要拍科幻片,暂定名为《长城》。韩寒在拍完《后会无期》之后也说,下一部要拍科幻片,“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因为我们这方面是没有办法跟美国人去拼的”。而早在去年,郭敬明的出版公司就已签约了陈楸帆、陈奕潞、飞氘、宝树等一大批科幻作家,“目的就是要将科幻图书出版与影视结合起来,打造一条科幻文学出版影视产业链”。
从这些动向来看,中国科幻电影主要有两种趋势:“借船出海”和“小片发力”。如今,中国电影市场崛起,好莱坞技术团队纷纷来华淘金,国内影视公司正好可以抓住机会,利用他们先进的电影拍摄、制作技术,来讲好本土化的科幻故事。张艺谋在谈到新作《长城》时说:“这部电影准备了很长时间,是一部有魔幻色彩的动作片,和好莱坞合作。故事是全英文的,有中外的演员、一线的主创、世界最好的特效公司。这是中国电影通过合作走上常规的商业院线、面向全球观众最好的方式之一,对中国文化的推广是一种‘借水行船’。”
“小片发力”则是当下电影发展模式中较为常规的,它投资小,效果也较为容易把握,特别适合于“软科幻”类的作品。像国外的科幻片《源代码》《永无止境》等,投资不那么大,但票房不错。在一些电影人看来,好的想法、好的概念可以掩盖技术的差距,因为好莱坞最早的科幻片技术和现在比起来相差甚远,但当时还是产生了许多经典。当然,也有人担心,现在的观众已经习惯了大场面、高科技,突然来这么“软绵绵”的东西,观众不一定喜欢。但是,《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源代码》等电影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观众口味的多样化。从2012年起,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全球华语科幻短片电影节”向全球华语电影创作者、全球华语科幻爱好者征集科幻短片。活动策划人西夏认为,目前还只是科幻影视发展的“野火”时期,需要更多业界的关注,为国产科幻片的创作添一把柴、燃一把火。
中国科幻电影正在行进的路上,我们期待它在尝试中不断成长。现在,有越来越多真正懂科幻的人参与到科幻电影的队伍中来,他们很多都是“70后”、“80后”,甚至是“90后”,有很多新鲜的想法,因此我们有理由对国产科幻片抱有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