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由文化部、中国社科院、中国作协共同主办的“2014青年汉学家研究计划”暨“中国当代作品译介研修对接计划”在京举行。来自近20 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汉学家们来到中国,聆听名家大师的学术讲座,走进街头巷尾体验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漫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感知中国文学的悠久历史,和中国 青年作家对话交流,了解当代文学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各国汉学家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文化有了切身的感受。在 他们看来,这次难得的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将为他们日后的研究带来启示。
9月19日,该计划的结业仪式在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黄坤明,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汤恒,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梁鸿鹰、副主任何向阳以及30余位汉学家、翻译家与会。
文学使各国读者跨越隔阂、真诚交流
今天,人们称之为“汉学”的这门学问已经蔚为大观,其内涵和外延发生着历史性演变,已经成为一个囊括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政治、经济、 社会等方面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汉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便是那些凭着兴趣和热情投入其中的汉学家们,因此,举办青年汉学家计划就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董伟所言,汉学家和翻译家们在帮助西方和世界认识、了解中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为世界构筑了一个关于中国人和 中国文化的现实和想象空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对外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也为汉学家、 翻译家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希望各位汉学家、翻译家能更多地走进中国,在进行文本研究和翻译的同时,也能切实地体验、考察、研究中国的现实生 活。
文学交流为世界各地的读者带去真善美的体验,让他们得以跨越隔阂、真诚交流。梁鸿鹰谈到,文化交流的本质是创造出一个可以与他人对话的世界,而 不是制造障碍和隔阂。文学让不同国家的人进行真正意义的交流,互相靠近。人们也会从文学作品中感受自我和他人的异同,领会世界和人生的博大浩瀚。汉学家和 翻译家作为人类精神力量不可缺少的沟通者,他们以自己的辛劳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建构起亮丽的彩虹,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相互了解的方式, 推进不同种族、地域的人们深入了解,实现和谐共处。
“我们想更多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本次研修计划为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30多位汉学家提供了了解中国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真诚交流的平台。汉学家们在结业仪式上表达了自己最真 实的想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研修计划能更加密集,同时采取更多样的形式。他们说:“我们想了解更大的中国和更丰富的中国文化。”
来自贝宁的莫里斯注意到,这几年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文化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在与普通百姓的交流中发现,“中国梦”成为 一个关键词,他想就此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全面系统地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捷克汉学家李素谈到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文学的处境。她认为,严肃文学与畅销书读 物的不同处境启迪着人们的思考:今天,严肃文学该如何应对挑战,才能寻找到新的生机?她说,在捷克,我们当下所面临的挑战是对抗文学过于市场化的倾向。畅 销书自然会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中找到出路,但具有思想和文化深度的文学作品的推广,需要汉学家们的帮助。
曾翻译过多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美国汉学家艾瑞克说,一个优秀的人文学者不能只坐在象牙塔里,而应该走出去了解社会和生活。中国近几年在加强文 化交流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这是非常明智的。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是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象征。只有真正走进中国,走近普通老 百姓的生活,才会懂得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而这些对于汉学家们今后的研究、翻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不要为“被译介”和“被接受”而创作
一段时间以来,国外出版机构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较为关注,但在译介过程中也不能不正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时候,中国文学作品译介到西方社 会,从市场角度反馈的接受度较低。在场的中国作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文学作品译介的感受和看法,较为普遍的一种观点是,坚持自己的写作立场。
张悦然、崔曼莉、付秀莹、马小淘等都表示,自己不会为了“被译介”和“被接受”而创作。李洱说,有一类中国作家书写传奇经验,作品波澜壮阔,这 种作品通常会受到国外出版社的关注。而另一类作家主要表现理性和知性生活,他们是在现代汉语发展较成熟后才出现的。国外特别是西方的出版社可能会觉得这类 作品在自己的国家已经很多,不值得出版,但李洱强调,如果要了解中国人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活,要对中国人的经验进行辨析,了解中国人精神世界中反省式 的经验,就有必要了解这类作家。
出版人黎波发现,在国内形成了稳定创作风格、能够通过作品来反映中国改革开放整体社会情况的作者和作品更容易为国外读者所接受。但近几年,随着 读者结构的改变,这类作品也很难畅销。黎波介绍,目前他们在尝试不同作者的作品对应不同国家和语种的译介方式,以寻求接受国需求与中国作家创作特点的平 衡。
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同样少不了利用各种国际出版交流平台,比如国际书展就是展示中国作家和作品的重要平台。出版人刘永淳介绍说,中国图书进出口 集团公司通过举办北京国际书展和组织参加国外重要书展来推出作家作品,还通过数字出版平台“易阅通”和版权对外合作来向海外的出版机构、图书馆和个人用户 推广中国当代文学。五洲传播出版社则通过在海外举办多场文学活动来推动国外读者对中国作家的了解。
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就是这样奇妙,尽管语言不同,肤色各异,相隔万里,却总能相聚在一起,为着同样的目标思考、表达和阐述。作者和译者之间构成了 这个世界上一种美好的关系,他们可能素未谋面,却心灵相通,得以产生深入生活和灵魂的共鸣,这是写作和翻译的乐趣,也是汉学家和翻译家们愿意为之付出心血 和努力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