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故事集》书封
1974年,26岁的安·比蒂在《纽约客》杂志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柏拉图式的恋情》,便一鸣惊人。这位后来与卡佛齐名的“极简主义”大师在32年的时光里,共在《纽约客》上发表了48个短篇。
因作品善于描画美国一代城市人的情绪状态与生活方式,帮助中产阶级认识了自我,安·比蒂被视为美国中产阶级的精神路标。
最近,译林出版社正式引进的安·比蒂的回顾性短篇集———《〈纽约客〉故事集》分三册出版,将全部48个短篇分别收录到《一辆老式雷鸟》《你会找到我的地方》以及《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中。
“故事集算是对这位公认大师最佳作品的一个纲要和编年史。从郁郁寡欢的二三十岁的卧城居民开始,与纽约生活浅吻轻拥,在中年危机事件的余波中幸存,然后以上流中产阶级的身份重回城郊,与新时代对话。”译林出版社外国文学分社副社长姚燚说。
故事按创作早、中、晚期做分割
据悉,虽然国外《〈纽约客〉故事集》只有一本,以1974年发表的《柏拉图式的恋情》开始,以2006年发表的《诱鸟》收尾。但译林决定将其拆成三本,每本厚度适中。姚燚说,三本书收入的作品和顺序都和原版书一致,按照她创作早、中、晚期做了分割。
“描摹城市年轻人的孤独,挫败,爱与无望。”《一辆老式雷鸟》是安·比蒂《〈纽约客〉故事集》的第一部,也是她创作巅峰期的短篇精华结集。而到 了第二部《你会找到我的地方》,安·比蒂书写的人物大多步入中年,故事也常蕴含某种危机。而随着自己也由年轻人步入中年,人生体验愈加深沉之后,她仍然愿 意站在迷惘的一代人的身旁,讲述他们的困境,言说他们的苦痛。
据姚燚介绍,为了保证完整、统一,三册的译者均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老师周玮,“她喜爱安·比蒂,也是卡佛的忠实粉丝”。
故事次要,情绪主要
“安·比蒂的语气是轻淡的,写城市生活中挥之不去的疏离和不定。故事是次要的,情绪是主要的。”姚燚表示,安·比蒂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数出身不错,接受过良好教育,男男女女,都是“怪咖”。
姚燚说,她书中的主人公都非常聪明,渴望安全感,又害怕被困住。他们都是玻璃心,飘浮在灯火阑珊的城市中,拒绝落定。他们是城市里最敏感和脆弱的一群小动物,容易被伤害,也经常伤害别人。安·比蒂笔下的人物总是在辍学、逃离、分手,从不毕业、求职、结婚。
安·比蒂曾说过,我从不写那些对我来说已有答案的事,因为写这些东西太没有探险性,太没有生命力了。
书评人称,安·比蒂的作品与美国中产阶级的精神需求保持着高度一致,她慰藉着倦怠、困惑的一代城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