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郭启宏:且喜台湾《知己》来

//m.zimplifyit.com 2014年10月30日09:36 来源:光明日报 郭启宏

  2011年秋,我于上世纪末创作的话剧文本《知己》由北京人艺付排演出,导演任鸣,主演冯远征,反响强烈。这个剧本孕育了几十年,自信是个“好玩意儿”,初稿“雪藏”了十年,只待惊人“一鸣”。果然遇到任鸣,任鸣极口称赞,称几十年始一见。首演之前,我约好台湾好友辜怀群、李宝春、刘智龙三位。及至首演,老三位如期而至,观后喝咖啡,宝春提出改编京剧,要我“捎带手”挥毫。我早有准备,提出由宝春捉刀。我说,我把京剧改编权赠予诸位,倘笔不易主,怕还是老思路。我此前看过宝春据威尔第同名歌剧改编的京剧《弄臣》,对他的编导才能很有信心,我相信由他改编必有突破,可以成就另一样式。台北新剧团经营了几春秋,终于送来令人耳目一新的《知己》!

  台北新剧团是个有作为的艺术团体,既有厚实的传统根基,又能锐意求变,我有诗以赠——“心存敬畏师经典,意在超逾更创新。”迄今为止,我八逾台海,与新剧团新老同仁多有过从。李宝春系名门之后,梨园界谁人不识乃父李少春?20世纪70年代,他饰演《杜鹃山》中李石匠,同在样板戏时代混迹的人,几可忝称“发小”。剧团的“灵魂”辜怀群教授是旧雨了,初识于华文戏剧节,她的父系辜氏、母系严氏俱是名门望族,根在福州三坊七巷,这位英国文学学者,辉煌“下海”,造就了一番天地。刘智龙是台柱子,少年老成,可巧祖籍广东饶平,与我同乡。主要演员中的杨燕毅人属北京战友京剧团,自是熟悉,钱振荣系苏昆名角,曾在昆剧《西施》《绿牡丹》中与我两度合作。值得一提的更有王士仪兄,大教授兼书法家,为该剧题写剧名、恭录《金缕曲》,昔日在台北,席间谈起吴梅先生,方知士仪兄与我同是吴门再传弟子,他的导师汪经昌与我的导师王季思是同门师兄弟,我们在感慨天地有情的同时,更体悟到学有渊源。名家咸集,造就如斯轰动的京剧《知己》。

  人们谈起两岸交流,都说“血浓于水”,却少有人就此作“深度游”。若论两岸亲和,固有人种族群乃至山海地缘,又似乎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超乎其上的当有大文化在。别说“车同轨书同文”,谈起《知己》中顾贞观二阕《金缕曲》,便有无尽的话题,我是大学时候从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读到这两首词的,记得当年家庭变故,默读之际竟然泪如雨下,听辜怀群说台湾中学生国文课本里即有此词,若无中华大文化,又如何体味这千古名篇?文字如此,语言亦然,我老家的潮州话是闽南话的分支,台湾人能像辜怀群那样听懂潮州话的,恐怕很少,但像我这样的潮州人,面迎似懂非懂的闽南话,却也感到几许亲切!大陆有普通话,台湾谓之国语,我去台北,满耳国语,就像到了江南,只当伊之普通话略带方音,我鼓动刘智龙等台湾朋友到饶平寻根,也包含着借潮州话唤起大文化的亲和感。至于由语言和文字生发出来的种种文化现象,比如传授与师承,互动与交融,革故与鼎新,不一而足。京剧《知己》的改编和演出,可谓跨海集合台湾和大陆演艺界名家,艺术上既跨体裁,又跨剧种,京剧《知己》是中华大文化的一曲颂歌。

  作为话剧原著者,我衷心祝贺台北新剧团编演成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