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版《红高粱》正在热播。莫言家乡那3000亩红高粱地如今已经悄悄竖起了名为“红高粱影视基地”的牌子。高密县围绕莫言旧居,计划投资16.7亿元打造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准备将莫言小说塑造的重要经典场景搬进现实。莫言文学馆正在选址筹建新馆。
莫言很忙,没空写作。莫言的家乡也很忙,忙着打造一个与莫言有关的资本链条。3000亩地的红高粱已经变成了影视基地,接下来的16.7亿所打造的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无一不透着政绩和资本的冲动。
现实中的莫言为我们打造了文学上的高地“高密东北乡”,那里神秘而且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而现实中的高密则为我们打造了一个虚无的“莫言小说世界”,让我们从现实穿越回到了过去。如此南辕北辙的认知,实在叫人无奈。文学意义上的“高密”实际上只是一个地名,而地理意义上的莫言旧居以及影视基地则更多的是一种山寨和虚构。如果说莫言写小说用的是笔,高密打造的一系列莫言品牌则是资本和物质。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希望人们能够把他忘记,然而谁又能知道诺奖的效应会延续至今?客观而言,莫言旧居也好,红高粱影视基地也好,这些其实已经与莫言没有丝毫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打着莫言旗号的开发项目其实都是权力和资本的游戏而已。对于莫言而言,他可以在小说里恣意妄为,但现实中的这些东西根本是他本人无法掌控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故乡,这样一张名片的确有一定的看点。但究竟其价值如何?恐怕还要靠市场说话。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企业来说,衡量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最起码的经济学常识。16.7亿投资的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究竟什么时候能够收回成本?不知道有关部门是不是事先进行了充分而科学的论证。如果这是一笔赔本的买卖,却依然强力推行,那就是典型的钱多人傻。换而言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两年之后,莫言的吸引力究竟还有多大?不知道有没有做出过估计。
莫言所打造的“高密东北乡”是虚幻的,而地理意义上的高密却是实实在在的。莫言小说里的重要场景即使还原到现实之中,其实也是一种仿造和山寨。文学来源于现实,而现实却不必从文学中还原。当文学意义上的“高密东北乡”遭遇来自资本的侵袭,“高密东北乡”恐怕也会失去其文学上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密16.7亿所打造的莫言旧居乡村体验区,实际上对莫言和莫言作品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