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戴锦华:阅读与书籍可能正在分离 出版面临转型

//m.zimplifyit.com 2015年01月22日23: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上官云) 22日下午,“培文出版:汇聚坚守的力量”新年新书答谢会在北京举办。北大培文总裁高秀芹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培文的出版呈现多学科性,电影戏剧方面成为增长点,未来将坚持出版图书的高品格并同时注意普及性。在随后的论坛中,来自人文、哲学、社科等领域的作者、学者汇聚一堂,从不同角度出发,畅谈对图书出版的看法。

  在论坛上,北京大学教授、学者戴锦华首先表示,当各种移动平台对人类日常生活全面侵入,有一个变化可能已经发生,即阅读和书籍正在分离,“对出版来说面临着全面的转型、挑战和重新再定位的过程。但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有其他渠道可以有效生产、整理、分享知识。”

  “一边是书在艺术品化,文物化,一边是书籍仍是最为直接和有限的传播知识的途径。”戴锦华称。

  如戴锦华所说,出版业对阅读有着莫大的影响。身为学者,何怀宏平时阅读量很大,喜欢哲学,也同样关注文学与当代小说的发展。他笑言,跟书结缘是件挺好的事情,但是在网络时代,(纸质阅读)似乎很难坚守,因为网络带来了快速的阅读。但即便如此,纸质书给读者的感觉也是无法替代的,“拿在手里有沉甸甸的份量,可以在上边随意涂画,这个感觉很好。”何怀宏称,身为作者、读者,他也希望出版慢慢能够形成一种品味和传统,即努力追求内容、形式上的美,“这大概也可算一种事业吧。”

  与何怀宏不同,作家曹文轩则以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情表达了对出版业与当下阅读环境的看法。他回忆道,几年前,自己曾经去南京参观一个大型图书交流中心,一进门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看到来自全国各地出版社的书堆在地上,好像飞机航拍拍下来的万千群山,简直可以用一望无际来形容。”

  当时,曹文轩选择了一摞书坐上去拍照。他笑着说,自己当时想把照片带回去给学生看,告诉他们这么多的书,你的(书的)位置在哪里?还能写书吗?曹文轩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图书经销流程。他说,一本书从书店下架之后,有两个结局,一是回到出版社;一是拉到造纸厂化为纸浆。

  “后来我想到一个问题,这么多的书,都值得我们去看吗?可能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垃圾。”曹文轩认为,对一本好书的评判其实很简单,就看它能否在书店书架上立足,“如果说一本都‘立不住’,那么这个出版人一定是失败的。”

  翻译家文洁若是已故著名作家萧乾的夫人。听完曹文轩的话,这位曾在出版社工作的学者深感认同。她介绍道,国内现在提倡减负是对的,但是其实美国孩子的学习生活也很紧张,学校会要求学生看书,就阅读来讲,要让人从小知道读书是好事儿,“我希望我能工作到一百岁,杨绛比我大十六岁还在写,我碰到这样一个好时代,不去念书、翻译书?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事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