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龚丹韵
嘉宾: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
记者:“草根”的表达其实有多种方式,可以刷微博微信,可以在论坛发帖,可以写散文小说,但有人选择的是“诗歌”,您觉得“诗歌”的独特性在哪里?
吴晓波:从诗经开始,歌咏就是一直以来人们抒怀的重要方式。人活着,总想表达自己的情绪、展现自己的生存状态。有人在社交圈里发泄愤怒,自然也有人很曲折地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文学本来就是“人学”,人,一定会借助某种工具进行情绪表达,歌咏是其中很有魅力的一种感性的表达方式。
记者:也有人觉得,在一个浮躁功利的社会,诗意很难留存。但有意思的是,近几年来,诗人、诗句,总是都会成为新闻热点。“诗意的时代”是否归来了呢?
吴晓波:我自己是60后,正好赶上上世纪80年代诗歌的繁荣期,我们这代人就是深受朦胧诗的启蒙。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诗歌失去了公众影响力。一个大的背景原因是,整个社会从人文社会转变为商业社会。
在商业社会中,诗歌的谋生能力是很弱的。你不可能按那么一点点字数给稿费。在上世纪80年代,如果你在街边念诗,自会有人请你吃饭,诗人是非常受到尊重的,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如果你在马路上念诗,则很容易被当作疯子。诗歌的写作由此凋零。
事实上,这种凋零不独诗歌如此,今天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从电影到小说都非常薄弱。这当然都与社会变迁相关。
记者:然而近几年,国学、传统文化很热;互联网上,诗歌的微信公众号也粉丝众多,喜爱诗歌的年轻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是否说明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又有了些改变?
吴晓波:马斯洛说,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低级需求仅仅满足吃喝拉撒就可以,高级需求要满足人的价值感,需要关注自我的状态,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滋养。到了今天,社会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发展已经到了一定阶段,自然有人慢慢开始沉下心来读诗。
在这个阶段,文化界往往会出现两极化:商业的更商业,比如电影《奔跑吧兄弟》,完全不像电影却还能票房过亿;但相反,小众的也会更小众,到了精致的地步,练瑜伽、学茶道,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生命投射到似乎无用的事物上。我们原来认为时间就是金钱。但现在,空下来的时间,人们愿意去关注心灵、关注精神。这就是今天的社会发展阶段。
或许从这个角度看,歌曲、散文、诗歌,可能都有复苏的迹象。
记者:您最近组织了一场工人的诗朗诵,为什么定位在“工人”上?
吴晓波:我是搞财经的。从财经角度说,工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现在肯定和过去不一样。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第三产业超过了第二产业,也是从那时候起,工人不再是产业的主力军。中国现在也在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二产业有所下降。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的工人们,他们的生命状态,值得关注。而文学,天然地关心弱势群体。
这次诗朗诵特别的地方是,诗歌出自工人们自己,由他们自己写作,自己发声。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文学的魅力、文学的力量,反而在草根中被保留了下来。“草根诗人”“网络文学”的火热,恰恰也佐证了这一点。文字的东西,本身就做不了假。我一直认为,文学在民间,真正的文学属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