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葛红兵:长篇小说必须形成品牌 千万字不算长

//m.zimplifyit.com 2015年02月10日17:15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施晨露)“数字阅读时代的长篇小说必须成为品牌——要写得够长,最好在300万至1000万字。”上周在市作协举行的李关德长篇小说 《静欲》、《心欲》研讨会上,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抛出的观点引起现场热议。

  对于葛红兵的这一观点,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杨扬戏称是“文学资本家”的说法; 而上海大学教授郝雨则在葛红兵之前提出:“要对长篇小说有敬畏心,长篇有其结构章法。现在很多人跨界写长篇,但难有出彩的。”

  李关德的《静欲》、《心欲》都以上海城市生活为题材,小说人物有城市白领、发廊妹、打工仔等。葛红兵认为,小说“写出了上海城市底下的野生蛮力,这是很多‘公寓作家’、‘白领作家’做不到的。”在场还有评论家认为,李关德的写法“不像现在一些小说完全脱离生活实际”。在一些评论家看来,现时流行于网络的类型写作是从游戏引申过来的,“一会儿来个道具,一会儿来个兵器,实在欣赏不来。”

  “数字时代的长篇小说要与影视剧形成错位竞争。”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葛红兵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超长小说论”,“传统长篇小说是在统一的人物形象下把小说结构完成,而读者对今天的长篇小说的要求是 ‘填满我的闲暇时间’。因此,长篇小说必须形成品牌,千万字都不算长,否则战胜不了电视剧。”在葛红兵看来,长篇小说的这种变化折射了现代人阅读方式和范式的变化,“过去拿长篇当经典读,现在的读者是以休闲为目的读长篇,希望在碎片化的阅读中产生连贯的快感,‘长’就成了最基本的要求。这就是网络文学强调‘每天更新’的原因。”

  “有了影视之后,小说从说‘象’之学,变成了说‘事’之学”,葛红兵认为,在影视剧不发达的年代,小说承担了模仿视觉形象的人物,因此描写性、精致化的语言受欢迎,“数字时代的长篇小说对语言的要求放低了,这势必挑战我们对文学性的理解。数字时代的文学性更重视想象力和读者体验,对于传统的精致文学观必然构成冲击。这种变化是两面的,一方面,它降低了批判现实主义对社会、人性的关注;但它的观念更自由,能量更大。过去,谁能想像一位30岁的作家就有1000万字的作品量呢?”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学趣味和审美,是否经得起考验留待时间去检验,批评家应该尊重新的现象、研究新的现象。”葛红兵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