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斯·泰勒 资料照片 |
巴巴爸爸全家 资料照片 |
或许你还不知道德鲁斯·泰勒是谁,但是听到这段台词,或许就能猜出个大概——“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巴巴布拉伯!记住了吗,再说一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中央电视台七巧板节目中,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巴巴爸爸》的动画片。这段充满了爆破音和韵律的台词随即成为八零后童 年时最喜爱的动画台词之一。《巴巴爸爸》的情节非常简单,但每个故事里都充满天真的童趣,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和他们的孩子们简直是万能的身段,一声“可里 可里可里,巴巴变”让他们成为任何他们想成为的形状。当然,喜欢他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巴巴爸爸”一家子和睦、温馨,每个巴巴成员都相亲相爱。
80后们长大了,过上了有压力亦有乐趣的寻常生活,直到三月的一天,一条消息刷遍了朋友圈——“巴巴爸爸”的爸爸德鲁斯·泰勒去世了,享年85岁。于是,那些与“巴巴爸爸”有关的童年往事一下子都涌现了出来。
3月11日,接力出版社邀请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葛冰、曹文轩等以及“巴巴爸爸”童书的翻译者谢逢蓓,大家提笔为戈,追思共同的朋友——“巴巴爸爸”的爸爸德鲁斯·泰勒。
编者说:泰勒是个好老头
1988年,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的女儿三岁。每天陪伴着女儿看“巴巴爸爸”的动画片,让白冰也深深爱上了这个粉红色、胖嘟嘟的动画形象和他可爱的一家。在中国出版这套经典绘本原著成为白冰的心愿,尽管当时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能和泰勒先生联系上。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08年冬天,谢逢蓓来到接力出版社国际合作部担任版权经理的工作,她同时还在法国巴黎大学读博士。白冰告诉谢逢蓓,在巴黎务必想办法见到泰勒先生。
年轻的谢逢蓓刚参加工作不久,有着一股年轻人的韧劲。找不到泰勒,就在泰勒最早创作“巴巴爸爸”的祖尔咖啡厅等。一次,两次,三次,她感动了侍者,侍者答应将消息带给泰勒。
泰勒终于与谢逢蓓见上了面,第二年接力出版社与泰勒谈妥了“巴巴爸爸”简体中文版在大陆出版的事宜,2010年,接力出版社出版了这套绘本,到现在为止一共发行了360多万册。
与泰勒交往多年,白冰动情地说,泰勒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头。“在接力出版社和泰勒合作期间,泰勒先生对大家非常好,总是以长辈的身份鼓励我们,用孩子式的幽默语言来夸赞我们。”
谢逢蓓回忆起,泰勒曾给她写过一封邮件。这封写自2009年5月27日的邮件中说:“仅仅这一年,我就收到了16家中国出版社的询问和联 系,他们都想和你们一起分享‘巴巴爸爸’的中国市场。但是我们一定会信守诺言,就像你们对我们所做的一样。我们喜欢你,而且你是第一个真正打动我们的 人。”
得到老泰勒的肯定和认可,谢逢蓓感到莫大鼓舞,她说:“泰勒让我深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还有互信是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的钥匙。”
友人说:泰勒是个中国迷
泰勒的父亲二战期间曾在上海工作过,来过中国的父亲对泰勒的影响很深,也让泰勒对中国充满了向往。80岁的时候,泰勒开始学中文。在初识中 文后,泰勒还在小黑板上写了一句中国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并录成视频向他的中国朋友们“炫耀”。2011年,泰勒第一次访问中国,他游览了闻名已久的长 城、故宫、颐和园、国子监,遍尝了中国的美食。
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金波与泰勒是同行,亦是朋友。金波回忆起,第一次与泰勒见面的时候,泰勒穿了一件粉红色的衬衫,高 大的身躯,活脱脱像是“巴巴爸爸”。交谈的时候,泰勒把手臂一直放在金波的肩上,金波说:“儿童文学作家必须首先是一个有亲和力的人,亲和力是走进这个领 域的一个重要向导。”
金波说,还有一件事让他感动。泰勒是2月19日去世的,他的家属没有立刻告诉中国的朋友们,泰勒说中国正在过春节,不要把悲伤带给中国的读 者们。泰勒是个中国迷,他生前给他的孩子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故事,也非常了解中国的民俗。他的家属尊重了他的意愿,把这个消息暂时保密下来。
读者说:泰勒的秘诀是情感到位
2011年,泰勒访问中国的时候,当时还在北京青年报担任记者的朱玲陪同泰勒游览了北京。幼年的朱玲曾是“巴巴爸爸”的粉丝,而今4岁的儿子也是“巴巴爸爸”的小读者。
朱玲曾问过泰勒“巴巴爸爸”的畅销秘诀,泰勒归纳为四个字——情感到位。现在很多的大制作,人多,钱也多,把艺术创作变成了流水线的作业。但是“巴巴爸爸”的创作团队只有两个人,泰勒和他的夫人。所有艺术创作的核心是情感,而非轻易会过时的技法。
朱玲说,在得知泰勒去世的当天晚上,她依然在和孩子分享“巴巴爸爸”的故事,她没有告诉儿子“巴巴爸爸”的爸爸去世了,因为她相信,对于德 鲁斯·泰勒来说,他的作品在一代代小读者中的寿命才是他真正的寿命。对于喜欢“巴巴爸爸”的读者来说,德鲁斯·泰勒一直都在,从未走开。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张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