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饶翔:批评家的自我修养

//m.zimplifyit.com 2015年03月25日09:2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饶翔

  从事文学批评以来,一直有一个困惑:谁是我的文学批评的读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重申了为人民的文艺方向,具体到文学批评领 域,文学批评“为”的无非是作家和读者。一方面,文学批评是为了作家的批评,然而,文学创作是这样一个个性化的领域,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作家的 创作个性和人的个性一样,很多时候很难在“好”与“坏”的层面去简单评判,而是需要尽力把握并理解其丰富性。所以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是 丰富的而非简单粗暴的,它应该是针对每个具体文本的评判,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整体评判。向文艺创作高峰攀登的难度可想而知,一个作家也许只有在诸多批 评家所形成的整体评判和批评氛围中,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未来的方向感。另一方面,文学批评是为了读者的批评。“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 者”,也就是说,人民或者说读者才是作品最终的接受者和评判者。既然如此,是否还需要批评家?批评家的职能又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说,“精品之所以 ‘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可以说,对于文学艺术精品的接 受,在这个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上,批评家依然能有一席之地。

  批评家是一群特殊的读者,是连接作家作品和普通读者之间的桥梁,他以批评引导普通读者,并对读者的最终评判施加影响。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读 者并非被动接受影响者,有时候,甚至经常的情形是,其影响远大于专业的批评家。这些都对传统文学批评提出了挑战,也对批评家的自我修养提出了高要求。

  “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这可以说是对批评家的自我修养的一个具体的要求。我认为这句话里至少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是对批评方法和标准的要求。我们知道,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最早提出 了“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习近平提出的这四个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 理论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评判和鉴赏作品,是对文学批评职能的归纳。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学院化,文学批评逐渐成为一种知识生产,离文学创作 的现场越来越远,在学院的智力游戏中,渐渐远离了文学批评的初衷和本质。这样,文学批评影响式微就是不足为怪的事了。重提“评判和鉴赏作品”,便是要求批 评家具有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具有对文学作品的质量做出判断的勇气和能力。

  第三,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这是对批评态度的一种要求,要求批评家有真诚的态度。我同时认为,这种“真”对批评家来 说又带有认识论的色彩。在这样一个空前复杂的时代,如何认识历史的真,现实的真,人性的真与文学的真,真诚的态度只是根本,而更重要的是如何认识“真”, 把握“真”,从而才能说真话讲道理。

  总而言之,提高批评家的自我修养,一方面当然要进行理论的训练和学习。要以历史性、人民性的标准,要把握历史的真和现实的真,要接地气,要扎根 人民,扎根生活。另一方面,要把握美学的、艺术的标准,要把握文学的真,这需要一种专业精神,需要回到文学本身,批评家不应理直气壮地宣布“六经皆我注 脚”、“我评论的就是我自己”,他必须克制批评权力的滥用,他应有走进并了解一个陌生人心灵世界的细心与耐心——正如李健吾所言,批评是心性的交流与灵魂 的冒险,批评家从作家的个性世界中所获多少,取决于他的灵魂深度,他的个性完善与丰富程度,并鲜明地体现在他的批评文体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