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作家忽培元创作的传记文学作品《我想延安:苍生三部曲》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王巨才、何建明、刘润为、阎晶明、郑伯农、何向阳、王山等3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座谈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联合主办。
这部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传记文学作品共150万字,分为《群山》《长河》《浩海》三部。该书是作家忽培元近20年间深入采访和潜心创作的文学成果。何建明谈到,作家忽培元把自己一生的感情浸透到一个人身上,用浩浩150万字去写一个人、感受一个人是不简单的,这也是传记文学创作中可贵的精神。作家在创作中其实有三种身份,一种身份是传主秘书,一种身份是作家,还有一种身份是充满浓烈延安精神的延安人。该书的出版,无论对于文体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作家创作态度的研究,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
与会者谈到,这部作品以德高望重的西北老革命家马文瑞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一生为主线,形象生动地讲述了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故事,塑造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袖人物和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阎红彦、马明方等风云人物的群体形象。作者忠于事实、秉笔直书,使得作品充满感人至深的历史瞬间和催人泪下的动人细节。而作者忽培元近20年艰难而漫长执著的创作,更是体现了一位忠诚于人民的严肃作家对文学的虔诚和对历史的忠诚与敬仰。
忽培元说,“写作中,总觉得马老和那些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的人们就在面前。参与这项工作,同马老朝夕相处,使我对他老人家谦虚谨慎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始终如一的群众观点,有了更深切的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客观公正地把握评价历史的尺度,毫不夸大传主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成为我写作的取舍和叙述原则。今天完成了这项工作,终于向马老和那些老前辈交上了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