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积极理解彼此 促进丰富多元 第三届两岸青年文学会议在京举行

//m.zimplifyit.com 2015年06月01日07:45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杨 武翩翩

  由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主办,台湾文学馆合办,台湾《文讯》杂志社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协办的“第三届两岸青年文学会议”5月28日在京拉开帷幕。 来自海峡两岸四地的60余位青年作家、文化学者共聚一堂,在为期4天的交流中,聚焦新世纪以来两岸长篇小说最新创作动态和学术研究成果,围绕“文体与叙 事”、“小说与传媒”、“小说与城市”、“小说与历史”等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

  在持久传承中不懈建构

  首届两岸青年文学会议2011年在北京举行,2013年的第二届会议则“移师”台北举行。两岸的作家、批评家通过会议搭建的桥梁,开启了文学对 话与交流的新篇章,为两岸文学携手共进奠定了基础。在此次会议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谈到,两岸文学交流的良好势头应不断延续下去。他说,文学的发 展需要一代代作家批评家共同努力,需要持久的传承和不懈的建构,对此,两岸文学青年有着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期待大家在中华文学传承发展道路上写下浓墨重彩 的一笔。

  在这个由两岸文学工作者并肩打造的交流平台上,大家或从宏观的文学史角度分析小说态势,或从具体作家作品分析入手深入解剖;或从创作流变中分析 可能的趋势,或从经典辨析中寻找文学的特质,许多论题的视角都展现了青年人的新锐特质和真知灼见。与此同时,大家也敏锐地意识到,在文学交流方面,可以做 的事情还有很多。如台湾文学馆副馆长萧淑贞就提出,台湾的年轻人接触大陆文学作品相对容易,而台湾的作者需达到很高的知名度才能进入大陆年轻人的视野。她 希望两岸文学跟上时代步伐,理解和反映当下两岸青年的想法,进一步增进青年作家之间交流。在会上,来自两岸的不少与会者都表达出对文学交流本身的关切。

  寻找各自独特的闪光点

  近年来,随着文化界、文学界交流的日渐频繁,两岸四地写作者和学者对于彼此间文学创作的异同和交流的意义也逐渐形成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特别是 青年作家和学者,不仅在对文学创作共同点的认识上达成共识,也能以平等对话的姿态探讨其中的差异性;不仅是彼此交往,更有观点交锋,以此能更深入地认识对 方和反观自己。

  在对话中,有大陆学者提出,无论对于台港澳还是大陆作家来说,汉字所蕴含的文化思维和精神脉络是相似的,因此两岸作家在语言表达上有共通之处。 在台湾作家朱宥勋看来,大陆与台湾的文学的确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是可以比较的,但他认为应更重视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别。朱宥勋举例说,某位台湾作家作品中提 到“凤梨”,在大陆版被改成了“菠萝”,这虽然是同一种水果,但对作家来说,写下或使用“凤梨”,背后所蕴含的对语言的感受与“菠萝”完全不同,这种源于 文化或地理的差异虽然细微,却也正是彼此文学和文化独特性的闪光点。大陆作家付秀莹也谈到自己的困惑,她以乡土为背景的小说受到比自己年长一辈的台湾作家 和学者的赏识,但同辈的台湾青年作家们则对她的语言和创作方法表示出疑惑;反之亦然,“某个同龄的台湾朋友邮件中的语言相当古雅,但小说中的文字则极尽变 异和新潮,也令我完全没有想到”。

  大陆作家霍艳曾认为,台湾和大陆青年作家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征有相似性,因此在文字上也一定是高度相似的,但通过细读文本,她发现了二者的显著 不同。在她看来,台湾青年作家的创作代表了一种个人化路径,靠文学来表达自己的特异性;而某些大陆青年作家的写作起点更在于召唤共鸣、寻找伙伴。

  更多地走进彼此视野

  对于这种文学上的差异性,两岸的文学研究者也有切身体会。台湾学者陈芷凡一直从事台湾少数族群文化研究,她曾想将研究领域拓展到大陆少数民族, 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差异性更明显地显现出来。大陆学者李晨在研究台湾纪录片的过程中对此也深有同感。两位学者都表示,如何看到差异 性并解释差异性,如何从中理解对方、定义自己才是关注差异性的意义所在。

  正如澳门作家吕志鹏所言,让更多优秀作家作品走进彼此的视野,或许是两岸四地文学交流最基本的意义所在;又正如香港作家葛亮所言,两岸四地有很 好的文学交流传统,当下青年作家的交流便是这一传统的薪火相传。面对彼此差异和对交流意义的不断追问,学者郑海娟对两岸四地文学的比喻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 种思考的角度:“两岸四地的文学就像有着相同文化基因的种子,在不同文化环境中长成了形态各异的果实,而惟其如此才表现出华语文学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我们 只有积极地去理解别人,在相互观照的参照系下看待彼此,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