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宋宇晟)6月4日晚,话剧《镜中人》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进行了首次联排。该话剧以反腐为题材,更多地采用了“心理剧的模式”展现人物形象。编剧孟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个编剧,创作反腐题材的话剧“是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同时他也指出,戏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思辨能力,戏剧如果离开了思考,就没有戏剧了”。
腐败现象引起内心“很大震动”
话剧《镜中人》以当下中国的热点——反腐为题材,从正反两位主人公的成长记录角度叙述故事。
在被问及为什么要以反腐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时候,孟冰称,“这部戏的创作已经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当中,不可能不对(反腐)这件事情有自己的思考。”
创作反腐题材话剧是编剧对这个社会的责任
孟冰告诉记者,创作这部以反腐为题材的话剧,并不是为了“跟风”。他希望给观者呈现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过程当中,人的道德底线究竟是怎样被突破的,人的心理防线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溃塌的”。
他说:“我总在想,如果那么多的金钱和财富突然放到我面前的时候,能不能够坚守住?今天在这里信誓旦旦,但到那个时候考验你的时候到了,自己的良知、自己的道德底线,在那个时候能不能坚守住?”
“这是一部解剖自己、敞开心扉、袒露胸怀、面对自己灵魂的戏。”他说。
作为编剧,孟冰称,创作这部话剧“是我们自己(编剧)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是我们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应该思考的”。
正因为这是一部“面对自己灵魂的戏”,孟冰更多地采用了“心理剧的模式”,剧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也成为该剧的一个亮点。他说:“(我们)运用这种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方式,更直接地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出来。”
戏剧是一个民族当众进行思考的方式
孟冰的话剧作品通常被标为“严肃话剧”或者“主旋律话剧”。而面对当下话剧圈中出现的很多新的种类,他表示,“严肃话剧”依然有它的价值。
孟冰承认,“现在(的话剧)有很多新的定位”,“种类也很多”。他也坦言,“对戏剧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认识”
但他同时指出,戏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思辨能力,戏剧如果离开了思考,就没有戏剧了”。他说:“戏剧是一个民族当众进行思考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是在剧院里进行的。它以它独特的观演关系(观众与演员的关系)进行着这样一种思索的交流。”
正是基于对戏剧思辨特性的强调,在孟冰看来,虽然今天的社会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各种娱乐性产品也蜂拥而至,“但是喜欢严肃戏剧的人、喜欢有思考的戏剧的观众一定会越来越多”。
据悉,该话剧将于6月6日在解放军歌剧院正式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