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抗战胜利70周年 >> 正文

“做一个战士!”——一代知识分子的“孤岛”战斗

//m.zimplifyit.com 2015年09月03日08:42 来源:光明日报
1937年创刊的文学刊物《呐喊》刊出两期后改名《烽火》继续出版。(上海巴金故居供图)

  “烈火烧毁年轻的生命,铁蹄踏上和平的田庄,血腥的风扫荡繁荣的城市,留下——死,静寂和凄凉……”

  上 海作家赵丽宏深沉、庄严地朗诵着巴金的诗《给死者》。这一天是8月13日,上海人民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个夜晚,上海的作家、诗人、朗诵艺术家们聚到一起, 饱含深情地朗诵抗战期间爱国知识分子的诗文,热情、高亢的声音再一次回荡在上海的上空,诉说着上海这座城市最为悲壮的一幕——

  78年前的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中国军人以巨大的牺牲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然而,上海除租界“孤岛”外,还是全部沦陷。

  在炮火下求生的作家们,并没有被打倒。以巴金为代表的文化人,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做一个战士!”

  巴金的《无题》这样写道:“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他并不一定要流仇敌的血,却能更有把握地致敌人的死命。”

  “1937 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日军侵 入租界止,历时4年零1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上海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说,战争让作家们从书房、亭子间、咖啡店中走出 来,走向了战斗的原野,他们著书、编刊物、写剧本、翻译作品,以手中的笔为武器,投身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中。

  在周立民的带领下,我们寻访到位于高邮路5弄25号的郑振铎寓所。“这里是当年郑振铎抗战时期蛰居之处,他还专门创作了《蛰居散记》讲述3年蛰居生活。”周立民指着二楼的一扇窗户说。

  这一带,梧桐夹道,僻静幽深。巴金故居就在不远的武康路上,柯灵旧居位于复兴西路。走在路上,周立民向我们讲起“孤岛”时期这代知识分子的烽火青春。

  1937 年“八一三”后,文艺刊物停刊,茅盾约了冯雪峰去找巴金,打算一起集资筹办创办《呐喊》这份刊物。茅盾坚持,无论如何不能出现“文艺阵地上一片空白”的情 形,“否则我们这些人一定会被后人唾骂!”出了两期后,《呐喊》改名《烽火》继续出版,并在封面上加印了“编辑人茅盾,发行人巴金”字样。上海沦陷后,茅 盾离开上海,巴金接替他的工作。《烽火》搬到广州继续出版,负责人变成了“编辑人巴金,发行人茅盾”。这份小刊物迅速团结起当时文化界众多重要作家,包括 郑振铎、王统照、靳以、萧乾等人纷纷撰稿控诉日军暴行,“为前方的忠勇的将士和后方的义愤的民众尽一点‘呐喊助威’的职责”——

  巴 金在《所谓日本空军的威力》中写道:“昨天下午日本飞机在南站掷了八个炸弹。死伤的人一共有六七百之多。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当时染红了泥土的腥血虽已洗刷 干净,然而日本军人的暴行,却是他的任何巧妙的代言人所不能掩饰的。断头裂肢的尸体自然不能复活来给我们诉说惨剧发生的经过,但是他们的血会染在日本的历 史上,写成日本史的最可耻的一页。”

  “向前看!这里有炮火,有血,有苦痛,有人类毁灭人类的悲剧;但在这炮火,这 血,这苦痛,这悲剧之中,就有光明和快乐产生,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只有采取独立自由的中国,就能保障东亚的乃至世界的和平!同胞们,坚决地负起你们自己 解放的任务!”郑振铎(署名郭源新)执笔的《站在各自的岗位》这样写道。

  当硝烟散去,70多年后的我们,看到这些文字,听到这些故事,依旧心潮澎湃。为了让人们铭记这些爱国知识分子“以笔作枪”的不屈奋斗,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巴金故居共同举办的“火——巴金的抗战岁月”图片文献展7月底到8月初在上海图书馆展出。

  看过展览,一位署名“广元”的90后观众在留言簿写下:“巴金的笔为90后的我,注入一股力量,这种力量非文学不能。”

  “那 一代知识分子携手团结,奋力呐喊,形成中国文化界抗战的强大力量!”8月13日这天,茅盾的内侄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孔明珠同样参加了中国作家抗战诗文朗 诵会。朗诵会上,孔明珠深情朗诵了茅盾的《白杨礼赞》。在她看来,传承这种燃烧的激情和不灭的意志,就是对抗战胜利最好的纪念。

  (本报记者 方莉 颜维琦 曹继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