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抗战胜利70周年 >> 正文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活动,也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我们与二战有关的文学艺术创作。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以最大的牺牲保卫了自己的国家。这样的历史背景一定会产生伟大的传世作品。《黄河大合唱》《延安颂》等,不仅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决心和意志、为实现民族的全员动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同时它们也成为那个时代标志性的经典作品一直流传到今天:每当我们听到那气壮山河的雄伟旋律,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便油然升起。
当然,在现代中国,抗战文艺事实上比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要早许多年,1932年日军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第十九路军奋起反抗,拉开了中华民族现代抗日战争的序幕。第二年,上海众多电影制片公司陆续推出了《十九路军抗日战史》《上海抗战》《上海浩劫记》《十九路军血战史》等多部表现这次抗战的纪录片以及故事片《上海之战》《共赴国难》等,成为中国抗战文艺的先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反映二战题材的作品。“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作家群创作了重要的抗日作品如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抗战题材的文学艺术也随之日益丰富。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抗战戏剧、电影等,成为三四十年代之交最重要的文艺现象。抗战文艺对于民族的整体动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使民众通过艺术的方式了解了民族的危亡,并激起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残酷的战争场景、血腥的暴力场景和母亲送儿上战场等感人场面,是抗战文艺最常见和历久不衰的经典场景。战争结束之后,当代文学史上出现了大量表达“抗战记忆”的作品,比如像《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以及同一题材的电影等。这些作品注重表达战争的胜利,以及对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的乐观主义笔致。
在苏联,不仅有即时性的关于二战的文学艺术,战争结束之后,对那场战争的反省、检讨和更深入的思考并没有终结。他们不仅有《莫斯科保卫战》《解放》等全景式的反映二战的文艺,同时有《一个人的遭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战争对个人命运改变或毁灭的书写。劫后余生,他们是在更深刻的层面上书写了对战争极端化的体验。因此,二战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对战争的审视和体验的表达并没有成为过去。特别是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我国产生了持久不衰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我们有几部获奖的中篇小说,都有这部作品鲜明的印痕。
抗日战争这一题材还没有成为一个重要的创作资源被我们有效地开掘。我们反映和表现内战的作品比抗战的作品更多更成熟也更有影响。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是“三红一创、保山青林”——《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山乡巨变》《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这八部作品有五部是和内战有关的。作为创作资源或表现对象来说,抗日战争还未受到足够重视,关于战争中的人性及复杂性、多样性的揭示还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表达。这不仅需要作家的想象力,需要对战争这一现象的诚实理解,同时也需要突破经久不变的创作模式和思维模式。艺术应该用艺术的方式来阐释其他学科对战争不曾言说或难以言说的东西,这就是关于对战争的极端化体验。人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极端化体验,恰恰是我们理解、进入战争本质最有效的切入点。
我们当然不会以西方战争文学作为标准或尺度,但是学习他们的经验将会有利于更丰富、更文学性地表达我们曾经的战争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