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在国际上获奖,给国人带来信心。特别是当这个作品跟国家的崛起、社会的发展相互同步的时候,一种国际上的认可其实表征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式叙事的认知甚至认可。
《三体》的基本构成是一个优秀工程师的成功,小说采用工程思维,把人类科幻文学历史上的众多精彩构思压缩植入了一套以中国为背景的故事,而恰恰是这种集成化操作,导致了小说中科幻构思的密集化,使内容超级丰富。再加上作者强烈地追求自主创意,提出了质子展开、新黑暗森林等假设全新的科幻设计,使这样一个站在巨人肩上且具有自身独特性的作品获得了世界性的成功。
刘慈欣本人就是工程师。他多年从事与电力事业相关的计算控制工程管理,这是否造就了他采用工程思维创作小说,我不得而知。但从我这个外部读者看,非常肯定他的这种创作方式在长篇科幻小说写作中的价值。他的每一个步伐的迈出,都是为下一步进行的积累尝试。这样的连贯发展,也跟工程的连续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流浪地球》中学会大场面描写,在《带上她的眼睛》中学会情感表达,在《乡村教师》中尝试并联展开,在《球状闪电》和《超新星纪元》中学会多人物多故事的交织。一步一步地逐渐走向最终的三部曲创作。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海茵来因曾说过,科幻构思无非两个方法,创一个新点子或者把一个原来的点子写出新形式。科幻史上两种创意方法都被大量使用。但是,把大量创意点集中起来压缩呈现,造成了一种令人感到窒息的惊奇,这是刘慈欣的一个创造。外星来客、原子核探秘、星际旅行、冷冻人生、纳米工程、敏捷制造、社会动力学、犯罪心理学,每一个构思都可以完成一个完整小说,但作者把它们压缩到仅仅一个三部曲中。这种做法在增加紧迫感的同时,也让作品中形成很多空洞。但这种急进的缺点反而变成了优点,使作品中许多地方像海绵一样留出更多联想或发展的空间。
在密集创意的同时,为了符合当代青年读者的审美习惯,作者还特别借鉴了电子游戏的故事方式,将作品设置成游戏通关,这进一步消除了小说跟读者之间的障碍。层层递进的游戏,以高等生命会先针对低等生命采取残酷手段还是低等生命不择手段地成功抵抗被消灭为对抗的核心双方,通过反复拉锯,使科学或社会问题通过这个游戏前进的主通道逐渐得到解决。恰恰是正在“打怪升级”的方法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使阅读不能停止。
刘慈欣创造了通过嵌套模式消除长篇小说叙事方面的单调性的方法。在第一部中,他以“三体”游戏构造了小说中的第二世界。这个世界跟外部世界相互平行,一大一小,使小说形成一个中文的“回”字。这其中内圈是游戏故事,外圈是真实世界,两者构成许多相互映衬。这个做法在第三部被再度复制,通过一个含迷童话,作者再次进行了嵌套叙述。
由于中外科幻发展的步调不同,《三体》在海外的成功跟内地成功有所不同。大量有关《三体》系列的海外评论都指出,《三体》具有“黄金时代”美国科幻小说的风格。这个所谓的黄金时代,大概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作品风格指的是以阿西莫夫、海茵来因、A·E·范·沃格特以及克拉克等代表的,强调科技创意要出人意外、强调故事要紧贴生活、强调在小说中不但要展现科学还有表达哲理的风格。《三体》确实具有这种特征,它跟今天西方流行的科幻小说在语言风格和文风上有着重要差别。恰恰是刘慈欣的古典主义特色,使他的小说造成了一种怀旧感。当然,这种古典不是彻底的古典,这其中融入了他自己的密集创意等新的做法,因此我将其当成一种新古典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