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杨帆:教育性的误区

//m.zimplifyit.com 2015年10月16日08:29 来源:中国作家网

  蹲下来,在孩子们的位置,亲切地打量他们,对他们感到惊奇和赞叹,应当是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姿态吧。对于儿童文学作家我暗中抱着一种敬意,因为 我也自儿童时代而来,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求书若渴,看了许多不是我那个年纪能看的书,当然也读到过让我心旷神怡、心驰神往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家所带来的 震动,在我心目中不亚于同样珍贵的文学翻译家们,在这个世界和孩子之间,必然有着一道彩虹般的障碍体,他们的使命就是让两头的人亲近和碰撞,相拥相爱,不 至于擦肩而过。

  一群成人专门写一本书给孩子看,这是一件诗意的事情。所谓诗意,无非是指那些缓慢的事物、不问结果的行为、专注的精神、单纯而热烈的情感。我讴 歌一切带有这种品质的艺术形式,假如不是因为这个人群怀有对孩子、对人类自身强烈的责任感,不是出于超群的理性,出于充沛的爱,儿童文学到今天还在民间游 荡。20世纪初,儿童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百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深入,儿童正自进入成年人的视野,他们的喜怒哀乐牵系着成人飘摇的世 界。关注儿童,重视儿童,无疑是一桩关系人类生命本体的大事。

  怎样关注?关注什么?作品的视角很关键。长期以来,一些儿童文学创作中总有一个乔装成小孩的大人,居高临下掌握着麦克风。它无法摆脱俯视的角 度,摘下世故、倨傲的眼球,心平气和地同这个柔嫩的世界交流。教育性很可能是儿童文学创作的误区:知识就是力量,我以为这是一句反动的、至少是粗暴的口 号。美好的文学形象不可能通过灌输、嫁接、轰炸的方式问世,一旦孩子意识到这是对他生长的干预,就会对填鸭式的正面教育产生逆反和屏蔽。儿童的经验和判断 力是缺乏的,但他们并不缺少爱而是比我们更多。他们纯良的血液能修复人生的秩序。真善美在他们那里的排序很可能是这样的:美在第一位。他们抵挡不住可口的 食物、好玩的游戏,即便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惨催人泪下,他们也要在那只梦中的火鸡面前率先流下口水。“屋顶是面包,墙壁是饼干,窗玻璃是一块块的冰 糖”,女巫的房子也让人忍不住想掰下一大块。但最终他们血液里的善意会流动起来,潸然泪下而忘记最初的诱惑。儿童对善恶的辨别来自于我们笔下的人物是不是 真实可信。这种判断力是简单的,也是可怕的。他们最为喜爱的往往不是那个成绩拔尖、接近完美的好学生,也不是这个身披黄袍、不可一世的国王,很可能是一只 歪嘴兔子,满口脏话,一身的不靠谱,却迫不得已做了一件行侠仗义的事。平等视人、爱逞能的爱丽丝,外表张狂、内心温暖的海绵宝宝,说谎鼻子变长的匹诺曹, 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孩子们虽然也有着对强势人物的趋近心理,但他们更乐意去模仿一个不那么优秀、缺点明显的反面人物的行为和口头禅。这同我们对文学人 物的甄别大同小异,只是孩子的反应更直接更勇敢。假如我们写不出一只兔子和一个国王同样庄严,或是同样滑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那样的作品,我们就不可能对 这些孩子施加良好的有效的影响。只有当儿童文学作品放弃俯视的视角,突破儿童文学的说教模式,以儿童本体为创作宗旨,真正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动人心魂的 作品才可能诞生。

  蹲下来,在孩子的位置静静地打量,对他们也是对自己感到惊奇和赞叹,正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品的应有之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