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夏洛特烦恼》:什么样的规格搭配什么样的人生

//m.zimplifyit.com 2015年10月20日15: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特别不理解网上一些穿越小说为什么那么受欢迎。情节内容大体一致,一个现代人,穿越回过去(大多是清代),凭借“先知”的见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抱得美人归——如果是女孩子,情节会变成全书的男主角都会爱上她,因为智慧与美貌并存嘛。

  这样的网络小说,出一部火一部,情节基本雷同,只是主人公的名字和身份换一换。我有一个做文学网站的朋友点破了此中关键:网络文学,看的不是 “书”,看的是“梦想”实现,现实生活中一切不可能的事情都成真了。中国几亿网民,有多少人被现实的生活碾压得连渣都不剩啊,穿越题材符合足够广泛的受众 的阅读心理,自然有市场和钱景。

  《夏洛特烦恼》创造了黑马的奇迹,票房12亿基本成定数。这是一部以话剧为基础的喜剧电影,剧情并不复杂,男主角,一个典型的loser,一无 是处,在参加中学时暗恋的女同学的婚礼时,阴差阳错,穿越回1997年——他的中学时光。穿越小说,最重要的环节是要开“外挂”,男主角也一样,一改平日 的差生形象,打老师,疯狂追求班花,弥补了少年时期全部的遗憾。而后,又先知先觉地通过唱许巍和周杰伦的歌,成为流行乐坛的巨星。

  顺着这条主线,他不但追到了班花,还住上了豪宅,开起了游艇。他成功了,成了名人。可是,名人又犯了名人的毛病,他觉得空虚,于是想念起穿越前 自己的妻子做的茴香面。他在梦里去她家看了看,发现平凡人家的小日子,柴米油盐,过得虽朴素,但温柔。于是他又感叹成功人士活得没滋没味,除了钱,一无所 有,最终得了重病,弥留之际,惊醒了——回到现实,男主角怨气没了,乖乖和发妻回家过日子。

  导演的意图特别主旋律:珍惜眼前人。别惦记得不到的,每种人生都有不同的烦恼,名人有名人的,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名利是虚妄,什么样的幸福是真实的呢?生活里,有珍惜你的人,也有值得你珍惜的人。

  对导演想传达的电影立意我并无质疑,甚至举双手赞成,我只是对“穿越”这种形式心生厌倦了,长年累积的厌倦和逆反——《夏洛特烦恼》的高票房印 证了当下的社会对这种YY起码是支持的。影院里,笑声最密集的桥段就是男主角回到过去,碾压所有同学和老师的情节。我看着心理是不舒服的,这就像一场虚妄 的胜利,一剂假冒伪劣的春药,一个人生可以不断反转重来的笑话。

  非要把所有的“如果”都实现一遍,才能知道没有“如果”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吗?再换一个角度,当一个人每天长吁短叹,回顾往昔,一口一个“如果当年如何如何”时,这是否证明他根本就是一个现实生活的失败者呢?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作为一个假惺惺的文艺论调,它反映了一些哲学问题:“如果”和“现实”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可能性。我听过两句话,启发 很大,一句是某个前辈在人近中年时的感叹:人生哪有推倒重来的可能。还有一句话是一个神神叨叨、擅长给人算命的人,在给一干朋友看完面相后总结的:什么样 的规格搭配什么样的人生。我想她所说的“规格”是指性格、才智、学识。按照《夏洛特烦恼》里的男主角的规格,就算青春推倒重来一万次,他也只配拥有“不幸 福”的人生。

  当我们谈论“如果”时,实际上是在讨论“拥有”人生的可能,我们是否能拥有更多的——比如财富、名利、幸福……说到底,是我们的欲望和现实之间 的平衡关系。在这点上,我特别佩服日本人。日本著名作家谷琦润一郎写过一本散文集叫《阴翳礼赞》,这本书现在已经绝版了。他在《恋爱及色情》这篇文章里写 了一个特别动人的故事,就是谈日本人是如何在“如果”之间进行选择的。

  足利尊氏将军的部下有一个武士,偷偷看上一个公卿家的女子,害起了相思病。这件事传到尊氏将军耳朵里,他亲自为武士修书一封,派另外一个武士送 到公卿家里,求“一夜之契”。对一个下级武士来说,鉴于主公的好意,应该应允了这桩露水姻缘,应该道谢不止。但这位武士拒绝了。他这样回复将军,“即便如 此,世道亦然无味,纵然能同尾上姑娘相会,那也只是一夜之契,不如就此遁世而去。”此种心理,当然令我们难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间美梦,何不成全了 自己。但武士的心理可不是如此,他担心,一夜之后会夜夜相思,人生就此无味,纵然相会又无法一贯到底的“如果”,与其这样,不如不要。

  这是一颗足够清醒的头脑。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超出了现实能力的范畴,在实现其可能性之后,痛苦一定会大于欢愉。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什么样的规格搭配什么样的人生”吧。

  日本人尚保持着东方文明中最重要的“克制”,但在当下的中国,过剩的欲望似乎变得无所顾忌了。人们在鼓吹“只要敢想,一切皆可能”。但在“想” 和“做”之间,却横跨着一万个“难”。《夏洛特烦恼》的男主角在穿越之前,就被设定为一个想得太多却做得太少的失败者;穿越回来之后,还是这副赖皮相—— 除了明白“妻子还是原配的好”以外,他依旧是个不死不活的懒汉。这就是为什么我那么反感“穿越”——它提供的不是路径、方法,而是黄粱一梦,令很多人更加 虚妄、愤世。

  早年有一部文艺电影叫《滑动的门》,讲了一个女人在某一个时间节点,走进了不同的门,由此经历了不同的人生,碰到不同的人。电影就这样展示着不 同选择带来的不一样的人生故事,但它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命题:女主角无论选择哪扇门,结局都是一样的。用一个滥俗的比喻,人生是一条路,在某个小径,你 选择走了左边这条,你后悔了,穿越回过去,又选择了右边那条。但走到终点时,你回头一看,发现无论选择“左”还是“右”,也只是部分改变了你的路径,终点 还是一样的。张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