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第三种态度: 从影视文化的驳杂中过滤清纯

//m.zimplifyit.com 2015年10月21日08:26 来源:中国作家网 彭文祥

  仲夏的一个午后,和友人歇坐在西山的高石上,眺望历史悠久而又活力四射的北京城:薄薄青霭中,建筑、道路、绿树错落有致,像一幅立体的风景画;身旁的鸟鸣、蝉声和着山风拂面款款,还有阳光的明亮、树荫的婆娑,仿佛灵韵透过超验的清纯之舞……这是一个审美静观的时刻。当然,这种静观同时也是一种审美间离的观察、思考方式,借以和现实生活拉开一段距离,审视、反思我们急遽变迁的时代,以及涵濡其间的影视文化的风云际会。

  在哲学的意义上,马克思曾深刻地写道:“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20年后,麦克卢汉敏锐地洞察:“媒介即人的延伸”。时至今日,影视文化的深广发展既印证了哲学思考的明敏,也为文化的审美生存和省思提供着鲜活的材料。在当代中国,大致自1990年代以来,影视文化的蓬勃发展见证着历史,也创造着历史;现如今,在复杂的经济、文化生态,以及由互联网思维渗透、架构的新形态、新格局中,影视文化更是以其丰富性、复杂性,一方面已然成为了我们时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放大器、风向标,另一方面,创新2.0的暗流涌动使我们的五官感觉、情感、意志,乃至记忆、无意识等几乎全都在被重新安置……

  站在“发展”的风口浪尖,环视影视文化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前景,有两个紧密联系的基本面向需要我们深入时代生活的腠理,进行静观、间离的辩证思考:一是盛衰流转;二是价值判断。就前者而言,在媒介发展的现代历程中,电视就曾风光无限,如今却是互联网、移动新媒体炙手可热、如火如荼;但正如电视不能取代他者一样,新兴媒介的如日中天会削弱电视的光芒,却不会消解其应有的力量。其间的盛衰流转,与其说是望断背影离愁浅,还不如说是春风唤起春潮新;与其说是新陈代谢,还不如说是螺旋提升,换言之,“竞争-汇流”是全媒体时代影视文化发展可预见的命运。如此说来,当我们透过“互联网+”的大趋势、大格局来审视、思考诸如ICT、内容、IP、话题、类型、资本、众筹、娱乐、衍生品、大数据、媒介融合、多屏、网生代、用户,以及生产传播、营销推广、接受评价等新型产业链各环节互动交融、聚变循环中的新业态、新生态,“价值判断”就必然突显为影视文化转型与塑型中的一个核心命题。

  正像我们身处的时代一样,影视文化目前也面临着描述的尴尬、命名的困惑和选择的痛苦。如果搁置争议并在比较风格学的意义上简要勾勒其精神地形图,那么,“驳杂”不失为一个贴切的表征。在感性直观上,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涛走云飞、花开花谢……面对影视文化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世界,我们真的需要借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在文化构成上,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等各种因素共时性地叠加、交织在一起,而身处这一特殊历史时空,我们也真的需要在复调语境中孜孜追寻文化的秩序和依靠;在历史语境上,文化的二元性或多元性悖论抒写终源于时代生活的二元性、多元性,而诸如贫困与富裕、传统与现代、中与西、先进与落后、新与旧、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个体与群体、男与女、义与利、权与法、情与理等结构张力却正在多方位强烈地冲击、震撼着我们的生活和心灵。无疑,现实的驳杂必然带来态度的驳杂,也必然带来价值判断的驳杂。要言之,一味盲目地拥抱技术、资本、娱乐等浸泡的实在或声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是一种不可取的鸵鸟的态度。在文化批判上,“异化”(马克思)、“铁笼”(韦伯)、“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类像”(詹姆逊)、“景观”(德波),以及“诗意栖居”(海德格尔)、“新儒”(冯友兰、汤一介等)等所蕴涵的丰富意义依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张力和启迪作用。而一味保守地“向后看”或情绪化地愤慨“一代不如一代”,亦是一种不可取的杞人忧天的态度。事实上,世异时移,变化亦宜!尽管我们恰巧生活在一个复杂纠结而又磅礴恣肆的时代,但终究历史绵延,生活继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年轻辈自有年轻辈的精彩,后来者自有后来者的福报。

  这样一来,在长风万里、波涛汹涌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妨关注影视文化发展的“第三种态度”,即是从影视文化的驳杂中过滤清纯。所谓“清纯”,其义有三。一是对时世和文化现状的了解、掌握而至“澄明”。所谓搭上时代的快车、把握时代的精神,说易行难,这关乎知识、阅历、素质、修养、定力,更是于才胆识力中,“识”为先。二是对复杂结构和历史行程的辨析、拷问而至“反思”。本质上,技术、资本、娱乐等是手段而非目的,凡事两极相逢,极高明而道中庸:“大数据”就难以数字化人类情感、经验,商品逻辑的水银泻地侵害的不仅是衣食住行还有思想、伦理和价值,娱乐至死则会让精神在一地鸡毛的“滑稽戏”中枯萎。三是对世风和文风的清明、彰显而至“白贲”。“白贲”之美是极饰反朴归于平淡、绚烂之极复归本色,是点燃文化理想的灯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真、实、新、美的价值向度,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或许,“第三种态度”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表达和期盼,但在碎片化特征鲜明的信息时代,不仅关乎文化、美学范式的嬗变,亦可作为影视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隐喻和价值主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