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作家网记者对获得最佳长篇人气奖的作家银河行星进行了专访。
记者:《病毒纪元》获得本届全球华语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人气奖,是读者投票最多的长篇小说,据说在网上和实体书店的销量都不错,你能说说这次获奖的感受吗?
银河行星:这是我第二次获得科幻类的奖项,第一次是在2007年,《第三个太阳》获得“首届和慧杯最佳科幻经典奖”。对于本次获奖,内心比较平静,因为这个奖虽然是广大读者和幻迷对我的肯定和支持,但离专业评委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这正如我在“获奖感言”时所说,《病毒纪元》还不是我最喜欢的孩子,我最喜欢的孩子是下个月将要陆续面世的《第三个太阳》和《清洗人类》。当然,我最想说的是,感谢广大幻迷和读者对我的支持和厚爱,感谢星云奖组委会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九天传媒让我有了这次获奖的机会。
记者:10月21日的《重庆晚报》以“三位重庆大叔获第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为题对你和另外两位作家进行了报道,你满意“大叔”这个称谓吗?以你这样的“高龄”,为何还扭着科幻的尾巴不放?
银河行星:现在不是有很多“大叔控”吗?“大叔”是成熟的象征,代表的是阅历与深沉,而阅历正是一名成熟的科幻作家必须具备的,如果还能在历尽沧桑之后保持一颗童心和好奇心,那就更加难得。我自认为自己和王晋康、大刘等都是这样一类童心和阅历都同时具备的人。大刘认为这类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到2%,所以自当珍惜。
这么多年一直扭着科幻的尾巴不放,这应该源于潜藏于心中的一个“科幻情结”。
在读高中的时候,物理老师不务正业为我们上了一堂语文课,为我们读了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从此让我迷上了科幻。还于1983年亲自把文稿送到《科学文艺》(《科幻世界》前身)编辑部,但因当时的环境未能发表,后因种种原因从此辍笔。
直到2000年底,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阿来做客中央电视台,谈及《尘埃落定》创作出版过程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类似的经历激起了我的共鸣,这才激发我重新拾笔延续我的“科幻作家梦”。随后几年笔耕不辍,先后完成《第三个太阳》和《病毒囚欲》等长篇小说。这两部作品同时参加了红袖添香与一家文化传媒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和慧杯科幻小说大赛”,并双双获奖,红袖添香的编辑还以《二十年魂牵科幻梦》为题对我作了专访。后者还于2008年得以出版。
最近几年在工作之余仍然坚持创作,又完成了《病毒纪元》和《清洗人类》两部长篇小说,并于去年底与九天传媒同时签下三本长篇的出版协议。
记者:看来你的创作激情保持不错,接下来又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吗?
银河行星:这次星云奖活动期间已经与出版方进行了接触,他们对我的创作计划比较满意,同时还根据市场的要求向我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我也将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对自己的创作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他们对我新近写的中篇《宇宙的钟摆》很感兴趣,建议扩成长篇签给他们。这个中篇本来是打算投给《科幻世界的》,因为在《科幻世界》上发表小说是我这个老科幻迷一直在心中纠结多年的情结。正在进行的还有一个关于“终极真相”方面的三部曲,第一部《意识纪元》已经完成提纲。预计在明年之内,《宇宙的钟摆》和《意识纪元》都能完稿。
记者:没想到你的创作势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猛,你是不是感到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就要到来了呢?
银河行星:我曾经在2007年写过一篇文章——《中国科幻,何以一路喊冷》,但现在我已经明显感到“热”了起来,这一次参加星云奖跟上几次参加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人来得更多,许多出版社、电影公司等都来找作者讨论版权方面的事宜,成了一个真正的“科幻嘉年华”。《三体》1将在明年上映,有好些作家的书都签出了影视改编权,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就要到来。而最让我感到幸运的是,《病毒纪元》于九月被评定为重庆市委宣传部和文联的资助项目,有幸成为八部受到资助的长篇小说之一,开了科幻类小众类型文学得到资助的先河。加上中央召开“科普科幻座谈会”等种种信号,我感觉当代的科幻作家们已经来到了中国科幻“黄金时代”的大门前。
银河行星简介:
本名吴信才,1964年生于重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1986年起在《中国作家》等发表、出版作品近200万字。代表作有长篇科幻小说《第三个太阳》、《病毒纪元》、《清洗人类》等。2007年,《第三个太阳》获“首届和慧杯科幻小说大赛最佳科幻经典奖”,《病毒囚欲》获评委特别提名奖。2015年,《病毒纪元》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人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