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提倡“大文学”教育

//m.zimplifyit.com 2015年11月06日08:36 来源:人民日报 高玉

  ●今天以广大受众为对象的文学教育,需要从象牙塔的塔尖上走下来,从为少数人而设的文学精英教育走向针对大多数的文学普及性教育

  ●文学的定义其实很宽泛,一切好文章都是文学作品,而目前我们文学史书写的文学主要是狭义的文学,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只学纯文学者从来不能真正地把文学学好

  ●文学最重要的特性是诗性,然而今天的大学文学教育基本是“文学知识”教育。后果之一,便是一个审美能力很差的人却可能踏上文学研究之路,进而影响新一代的年轻人

  文学在漫漫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多层次的面貌,而我们今天的文学教育却相对狭隘。这种狭隘影响着人们对于文学的完整理解与认知,甚至影响着一个社会的人文精神的塑造。

  重视文学教育的普及性

  人类文学从粗糙低级到精妙高级,可以构成一条漫长的发展线条。在这一线条中,每个点都有其相应的文学作品。前者多为粗制滥造之作或初学者真诚然而不成熟的习作,后者则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的小说、屈原的楚辞、李白的诗歌、鲁迅的杂文。更准确地说,人类文学其实是一座冰山:我们能够看到的位于海平面上的优秀作家和作品只是文学冰山的一角,而绝大部分作家和作品则在海平面之下,人们难以看到。

  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太多,所以我们的文学研究必须有所选择,即选择最优秀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爬梳探研。对于文学研究来说,这当然有其合理性。文学教育也趋向经典化、精英化,虽然从教育理想来说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从教育实践和社会需求来说,则有待商榷。经典作品是金字塔的塔尖,文学创作中的大多数则是金字塔的基座,许多文学家正是汲取了大量的文学营养与教训,才创作出经典之作。如果在文学教育中,把这个庞大的基座隐身了,就遮蔽了人们对文学全景的了解与认知,受教育者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

  在我国实施高等教育之初,学校很有限,学生人数也很少,推行重在阅读经典文本的文学精英教育也是合理的。然而,伴随高等教育机构招生人数的几何倍数的增长,高等教育正日渐成为普及性教育。以高等院校的中文系为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学生堪称当时的文化精英,而今天中文系大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作家或者从事专业文学期刊、文学出版的编辑工作者,少之又少。中文系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普通的文字工作。他们或任职于中小学校,或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文字秘书等。文学之于他们,并不是学术研究的对象,而是一种必备的素养。他们需要的是更为宽泛的、丰富的文学修养,以及具体而微的基础写作与谈吐的训练,而不仅仅是对文学经典文本的精读。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今天以广大受众为对象的文学教育,需要从象牙塔的塔尖上走下来,从为少数人而设的文学精英教育走向针对大多数人的文学普及性教育。

  重视文学定义的宽泛性

  文学的定义其实是很宽泛的,一切好文章都是文学作品。而目前我们通用的文学史所书写的文学主要是狭义的文学,即,以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等文体为主的作品。这种狭义的文学绝大多数以追求文学性为重要目的,即我们所说的纯文学。而就广义的文学而言,其重点虽不在文学性,但文学水准依然很高。比如《庄子》《史记》《诗经》等经典典籍,比如毛泽东的政论文章、熊十力谈哲学的文章、顾颉刚的读史小札等,莫不如是。

  对于我们今天的青年人来说,这种广义的文学可以说是一种通识性教育。它不仅因其多样性而更具吸引力,而且还具有多维度的启发性。纯文学对于专业文学教育而言自然不可或缺,但是以广大青年人为对象的文学教育尤其需要重视非文学的广义的文学作品。在这一广义的文学教育中,人们一方面可以欣赏文学之美,一方面可以学习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领域的内容,从而提升整体的人文素养。

  我们不应该窄化文学、窄化文学教育。文学的深度和高度不仅表现在审美上,同时也表现在思想上。当我们拓宽了文学教育的视野,对文学的理解也随之拓展与加深。毕竟,所有伟大的文学都与人类的思想、历史和现实紧密相关。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只学纯文学者从来不能真正地把文学学好。

  重视文学教育的诗性

  今天,大学的文学教育基本可以概括为“文学知识”教育。大学中文系的文学主干课基本如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主要集中在欧美文学史),这些都是“必修课”。选修课也基本上是上述必修课程的深化或者细化。因此,虽然课程看起来丰富多样,但其本质非常单一,即主要是文学史的学习和文学知识的学习。因此,说我们当前大学中文系的文学教育更偏于“知识”而非“文学”,并不为过。文学理论家、“大学语文”的重要奠基人徐中玉先生就曾经这样说过:“文学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文学感悟能力和欣赏水平的培养与提高则更为重要。力主启发、感悟,而非重复教条空谈,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熏陶滋润。”

  文学最重要的特性艺术性,即诗性。诗性既表现在创作方法、风格、体裁等方面,也表现在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等细节。遗憾的是,当前大学课堂中,对诗性的理解与实践并不是通过文本细读或写作实践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文学史的学习——通过书本和老师的讲解完成的。虽然有一些文学史教材相对注重文本分析,对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和能力有所帮助,但当今大多数文学史的写作还是“知识型”的:介绍历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事件、文学思潮,介绍作品的内容、写作特色及地位影响等等。比如,详解李白、曹雪芹、鲁迅的生平概况与作品内容,阐释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构成,描述“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历史进程与影响,等等。被这样教育出来的年轻人虽然了解很多文学知识,谈论起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可以滔滔不绝,但其文学素养和文学能力却未必高于未受过高等文学教育的人。这样导致的后果之一,便是一个审美能力很差的人,一个对文学缺乏基本感悟能力的人,却可能踏上文学研究之路,进而影响新一代的年轻人。

  除了让年轻人细读文本,进而通过分析文本来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外,文学写作也是提高年轻人文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够让学习者真正地从创造的角度理解文学,切身地体会到经典作家的伟大与经典作品的精妙。文学写作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年轻人的文学技能,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提高对文学的认知和感悟。遗憾的是当前大学的文学教育并不重视写作,虽然开设了写作课,但基本属于应用写作,文学写作基本无人问津。

  我们知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多著名作家同时也在大学里教授文学,比如沈从文、老舍、朱自清等人。以西南联大为例,教授文学者多为当年的大学者、大作家。而在今天,文学创作和文学教育分属两个系统,前者属于作家协会系统,后者属于大学教育系统。文学创作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不被列入学术成果的范畴——文学创作和文学教育彼此割裂,缺乏内在的关联。虽然当代很多知名作家毕业于大学中文系,但事实上,他们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与其接受的文学教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阅读与研究文学经典始终是文学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基石。与此同时,在重视文化事业发展、重视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作为人文素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教育,应当走出自我窄化的怪圈。我们需提倡“大文学”的教育理念,既注重文学教育的普及性与通识性,又注重回归文学本体,让文学教育真正成为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传承、对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育。

  (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