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察不仅要“俯”,即俯下身子,深入火热生活,感知百姓的甘苦冷暖;还要注重“察”,即对斑驳陆离的现实生活明察秋毫,辨别和处理基调与杂色、亮点与疮疤、高雅与庸俗等问题
•文学的重要功能是帮助人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在更加深广的程度上感知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生活的真谛,这决定文学作品在给人审美愉悦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寓教于乐”“文以载道”的责任
•仰观的高境界是站在人类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突破描写对象具体、表面、普通的意义,使作品在有限的感性具象中熔铸并彰显出动人的生活哲理和情感体验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东晋大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兰亭序》中的这一名句,描述的是当时文人雅集,流觞赋诗的欢愉情景,却涉及到了文学创作需要“俯察”和“仰观”的规律。
作为社会的一员,作家与其他人一样,每天都过着一去不复返的日子。作为一种特殊职业者,作家又与其他人不一样,他于每天过日子的同时,还在作品中把自己或别人所过的日子重新再过一遍。作品中的日子与现实日子不同,它可以让时间停留或飞逝、让日子倒退或快进、让年迈者返回青春活力、让年轻者经历垂暮死亡。可是,不管作品中的日子如何演化嬗变,总是对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一如孙大圣纵有七十二般变化也难以跳出如来佛的手掌。作家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设置紧张离奇的情节和跌宕起伏的人生,但只有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写,才能成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文学的俯察是沉入生活底层,同时又明察秋毫,辨析良莠逼真细腻的形象描写从何而来?只能从生活中来,从对生活的俯察中得来,舍此别无他途。
文学的“俯察”,是指作家要弯下腰,放下身段,以谦虚和虔诚之心,沉入生活的底层,仔细观察和领悟生活的丰厚意蕴、悉心感受和体验民众的酸甜苦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就此而言,俯察与俯瞰差异明显。俯瞰是居高临下的审视和瞭望,是对生活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地走马观花。而俯察不仅要以谦卑之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还要在生活的厚土里旁搜远绍,爬罗剔抉,在研磨生活中发现孕沙成珠、点石成金的创作胚芽。
俯察不仅要“俯”,即俯下身子,深入火热生活,感知百姓的甘苦冷暖;还要注重“察”,即对五彩缤纷、斑驳陆离的现实生活明察秋毫,辨别和处理基调与杂色、亮点与疮疤、高雅与庸俗、娱乐与颓废等种种矛盾和问题。在这点上,俯察与俯就判然有别。俯就是简单地顺从和迁就,是在五味杂陈的生活海洋中失魂落魄,随波逐流,随俗沉浮。我们的一些文学创作,并非不接地气,其中也并非没有生活,而是在急剧变化、色彩斑斓的生活中目迷五色,是非不分,良莠不辨,乃至自甘沉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蓬勃发展和现代商业社会的快速形成,已使我们的生活沾染了利益的色素,我们社会的许多角落都飘浮着利益的尘埃。世俗生活的甜腻和功利主义的盛行,使部分创作陷入解构崇高、轻蔑英雄、调侃历史、讥讽道德的泥沼。热衷表现人物的欲望和隐私、热衷描写生活的庸常和无聊,甚至热衷展示人性的阴暗和龌龊,成为一些作品的家常便饭。与此同时,作家本身在市场经济浪潮和急功近利心态的裹挟下,往往被时尚潮流、市场效益、名气造势及声色享乐所诱惑和收编,将文学的担当精神、个性追求、原创动力、语言魅力等搁在一边乃至抛到脑后,或投机取巧、抄袭模仿,或胡编乱写、粗制滥造,或搜奇猎艳、一味媚俗,或炒作包装、招摇过市。凡此种种昭示我们,面对越来越物质化的社会生活,文艺创作中出现的诸多偏差和问题,既是当今物化社会“时代病”的一种反映,其本身也是这种“时代病”的一部分。
物质的充裕和富有,向来是人类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对物质充裕和富有的过度企求与追寻,多半会带来不幸甚至灾难。国家之间的争端和战争,常常由争夺资源等利益而引发。危害当代人健康的“富贵病”如高血脂、高血糖等,营养摄入过多难辞其咎。因此,作为一种有文化的高级动物,人类离不开物质生活,也离不开精神生活,并且要以正确的精神观念和价值取向,指引和调控物质生活的适度与恰当,否则不知要惹出多少祸乱来。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独特形态,其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人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在更加深广的程度上感知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生活的真谛所在。这种职责和使命,决定文学作品在给人审美愉悦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寓教于乐”“文以载道”的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文学的仰视是高屋建瓴,纵览全局,并以经典为养分
作为作家重新生活的一种方式,文学作品不管是捕捉现实人生的心灵律动和匆匆脚步,还是回忆童年岁月的故乡云霞和泥土芬芳,或是点燃悠远历史要塞隘口的烽火硝烟,它都不可能复现原来或峥嵘或平淡的生活,而是必然伴随对原有生活的修正乃至重铸。作家在作品中重新生活,实际上也是改造生活乃至再造生活。这是人类不甘心生命的一次性和日子的即过即废,不甘心自己的每一个尝试和脚印就是无法更改的人生定案,希望对白驹过隙般的人生或历史的某段旅程,带着“过来人”的理解重新再编排游历和隆重演示一遍,以提醒自己和别人曾经有过的顺利与曲折、经验与教训。正是如此,文学既要扎根生活的沃土,挖掘生活的深井,又要攀登生活的高山,仰观生活的星空。
文学的“仰观”,当然包括在绚目多彩、众声喧哗的世界里,看清各种色调的光谱组合和多种声部的旋律变化;包括在纷繁复杂、氤氲模糊的生活杂色中,分辨旭日东升的曙光、夜幕降临的昏暗,以及酷暑烈日下的阴影和严寒冻土里的暖流。这就是说,作家不仅要走入生活的深处,穿越生活的大街小巷“埋头拉车”,还要辨别生活的方位,在生活的迷宫中“抬头看路”,以锐利铮亮的思想犁铧翻开和解读社会这部大书,让人生奥义的肥沃土壤滋养艺术形象的心灵和容光。这样才能做到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
然而,文学的“仰观”还应有更高的境界。这就是王羲之所说的“仰观宇宙之大”,就是站在人类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眼光,对具体描写对象进行艺术超越和意蕴开掘。文学以具体形象表现生活,但优秀作家必然要突破描写对象具体、表面、普通的意义,赋予其深邃丰厚的内涵,使作品在有限的感性具象中熔铸并彰显出动人的生活哲理和情感体验。杜甫《春望》中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花鸟拟人,写国土分裂、城池沦陷,花鸟为之伤心落泪,传达出深沉的亡国之悲和离别之叹。这两句诗,不仅在具体感性形象中注入了新颖独到的艺术发现,而且赋予这发现以广阔的社会容量和人生感慨。正是这种对描写对象进行艺术超越和意蕴开掘,构成古今中外无数文学经典攀登艺术高峰的扶手和台阶。
文学的“仰观”,不该遗漏的另一重要之处,就是仰观经典。作家的知识结构和审美趣味,常常直接决定其创作成果的高下优劣。如果一个人的文学膳食营养,来自长期吞食通俗小说、普及读物,他的创作大体跳不出通俗文学的苑囿。如果一个人的文学知识仓库里,储存的主要是各类中外文学经典及人文社会科学名著,他的作品虽然不一定能够迈入佳作的行列,其内容旨趣和语言格调大致不会太低。以敬畏、谦逊之心仰观和吮吸经典的乳汁,不仅是作家沉潜文学深海探骊得珠的必经之路,更是作家在当今急速变幻、花样迭出的社会氛围里,保持平和心态和坚韧毅力的心理支撑。
商业社会的逐利法则,与多媒体及互联网普及带来的信息裂变相结合,使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不少文艺活动与作品形式大于内容、炒作优于实干、迎合强于坚守、戏谑胜于教益、粗品多于力作、获利重于担当。面对容易让人焦灼、让人浮躁的现实,作家尤其需要从人类文化传统中、从前辈经典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开阔胸襟、砥砺思想、精研艺术、升华修养,以“不管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的从容和定力,潜心创作“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为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