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志清是我的同行。我们过的都是煮字生涯,而且几乎都是一辈子。但不同的是,我写的字永远停留在了纸上,他写的却化作了舞台和荧屏上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走入了千家万户,为万千百姓所喜闻乐见。他生活、写作、工作在虹口区,但作为一个小戏小品作家,他的影响是全市和全国的。从1984年投身小戏小品创作以来,他创作的小戏小品上过央视春晚,他的作品和他本人荣获过50多次让人仰慕的崇高荣誉。他是上海市虹口区群众文化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南方小戏小品当之无愧的具有标志性地位的一位作家。 我曾多次观摩他的小品演出,目睹过观众对他小品的特殊喜爱,听到过他的小品激起的来自普通百姓由衷会意的欢笑,很受感染。这次,面对他创作的100多部小戏小品,我有一种发自内心极为震撼的感动。可以想象,在那些万籁俱寂的沉沉长夜,作者为了普通观众的微笑绞尽脑汁的情景。
对于长期从事专业文艺工作的我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陌生的阅读体验。在阅读过程中,作者于字里行间所燃烧的热情、激情,令我思绪起伏,百感交集。在那些质朴无华的书写言说中,我听到了日常生活如此真切平凡的呼吸,也看到了志清这位长年累月在群文一线创作的作者对这种呼吸急切而真挚的呼应。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从未有过的急剧变化的大时代。俞志清自谓是“大时代的记录者”。志清的这些作品面对大时代风云变幻,集中体现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一些最值得珍视的品质。在他的笔下,看不到光怪离奇炫人耳目的东西,也很少有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名人贵胄和所谓的成功者、大人物。活跃在他作品中的主角都是日常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平头百姓、小人物。这些多少被专业文艺作品所忽视的人们,给我们的舞台,也给这座城市的文化,甚至给我们的国家,增添了勃勃的生机。作者像热爱家人一样地热爱他们,像熟悉家人一样地熟悉他们,也像一具敏感的雷达捕捉着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曲线,包括他们的爱情、婚姻等。他实际上做了一个大时代普通人命运情感人生的书记员。他让我们看到了普通老百姓在大时代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想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
正是普通老百姓组成了社会最基本最壮观的“草根阶层”。作为一个“为老百姓说身边事,诉心中情”的“草根编剧”,志清在他的作品中着力讴歌了老百姓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生存愿望。俞志清从不回避现实生活的艰难,也从不忽视他们对生活理想的坚定追求。他们的故事体现了群众文化基本的美学特征和乐观昂扬、明朗向上的情绪。俞志清的小品,就有着这样一种体格质朴强健的质地。而这样的质地完全扎根在百姓生活的沃土上。是的,在艰难的社会转型中,人怎么能失去精神和意志呢?几乎近三十年时代的变化,各行各业的变化,都可以在他的小品中找到印证。
俞志清的小品在艺术上也是极其讲究的,无论表现风格、艺术结构,都是多种多样的,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多彩。有的平实质朴得像一件优秀的白描作品,有的隽永精致得像一帧小诗,有的是写实主义的,有的是象征主义的,有的是现代主义的,有的凸显人物的性格,有的精心于故事的叙事编织,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旁敲侧击,有的撷取一个片段,有的横跨人生的长河。而要把这些作品写得各具风采,作者是动足了脑筋,下足了功夫。可谓煞费苦心,惨淡经营。所以,小品本身虽小,但把他的小品放在一起,倒也不乏长江大河浪花奔涌的气度。而且因为变化多端,每一朵浪花也自有其独特的形态、独特的美感。即使是现实题材,哪怕是比较尖锐的题材,他也会在结构上、表现上进行独具匠心的构思。我曾现场看过他创作的小品《一束康乃馨》的演出。一对下岗离婚的夫妇,在心香花店重逢。妻子已经成为花店的主人,丈夫却到花店求职。旧情与尴尬,就如此戏剧性地发生了。每发展一步都有一些小小的悬念,令你有些小小的牵肠挂肚,令你为两个人的命运未来去猜想。调解邻里夫妻矛盾的《调解明星》李四,撞见自己的妻子和对门张三的意外遭遇,怎么调解自己的家务事。一时风生水起焦头烂额,又以现身说法一波三折,解决了误会。最后悟出一段对人生的诗意理解,“不可能把星星放在脸盆里,但星星的光照样能照进你的房间。你爱一个人,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拥有,让她成为你生命里永恒的记忆。”小品虽小,但小中见大,世态人情、哀欢离合,一个不缺。难得的是作者还写得那么节制而不乏轻巧的喜剧性。正如人们说的那样,他的小品三言两语交代清楚事件原委及其引发的矛盾,立刻进入有趣的冲突过程,在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中,始终坚持集中而夸张的表现手法,所以有很强的艺术冲击力。说到小戏小品的戏剧性,其实不外就是巧合、误会这些看起来雕虫小技的方法。为什么有的让人肉麻得起鸡皮疙瘩,有的却让你忍俊不禁地开怀一笑?其实就在于是否长期深入生活,是否有着对人性的真切理解和把握。而俞志清终年活跃在社区,对居民的饮食起居、情绪变化,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上海的群众文艺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文化的骄傲,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曾为上海争得过许多重要的荣誉。有广泛而自发的群众文化,一个地方的文化才有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专业的文化才有生长、发育、呼应的空间。
其实,俞志清年轻时曾是一个白马王子式的浪漫诗人。他自谓,曾在非常自恋的状态中无病呻吟,并在孤芳自赏的津津乐道中,成了一个“为抽屉写作”的人。后来,他才在把个人融入人民、把个体融入集体的小戏小品创作过程中,发现了自我的价值。他说,我在群文这块大海里如鱼得水,它已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音符,不离不弃,永远相伴。从为抽屉写作到为大众写作,俞志清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证明了一个艺术家只有扎根生活的沃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真正获得来自人民大众的由衷爱戴,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之树获得长青的生命。艺术的高下分野并不在于你从事的是阳春白雪的精英艺术还是下里巴人的大众艺术,而在于你是否把一颗心完完全全地拴在了自己钟情的那棵艺术的树上了。俞志清的创作道路,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