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时代如何在文艺创作中弘扬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的探索有何新的可能性?2月27日,文艺报社与人民日报文艺部联合召开“弘扬现实主义精神”研讨会,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续弘扬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推动现实主义创作等重大课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何建明说:“今天我们讨论现实主义,一方面是贯彻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文学创作到了必须改变或者有所改变的时候,有必要重新认识在现实主义创作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重申现实主义是民族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杜飞进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谈到当前我国文艺创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抄袭模仿、千篇一律、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大多是由于生活与创作对象出现问题,缺乏现实主义精神,缺乏对社会现实的观照、了解和认识,即使技巧再好,方法再新,其作品也只能是文化垃圾。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时代,表现重要的历史结点,探索这些丰富奇妙的体验和经验是文艺工作者百年不遇的机遇,也是当仁不让的责任,作家艺术家不仅要创新,而且还要站在高处,站在前列,通过文艺创作倡导时代风情,引领社会发展。”杜飞进同时提出,应警惕现实主义被窄化,特别是现实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层面被忽视、被抛弃,只留下创作风格和创作技巧这些相对技术化的层面,有些时候甚至连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和创作技巧也被窄化为写实,这对现实主义是伤害,对文艺实践也是伤害,使文艺创作在许多具体的领域裹足不前。
现实主义存在哪些问题?中影集团著名导演冯小宁看到,最近这些年,一些极高票房的电影赚足了钱,电影实体包括院线也有很大发展,很多电影人的片酬已经达到世界明星的水平。这都是电影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丢掉了价值观、创作的方向。”冯小宁指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的现象是,很多电影人忙着创作低俗剧、娱乐剧,票房虽然高,但是缺乏文化和思想含量,真正的艺术家少了。可怕的不是一些低俗作品出现的高票房,而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去看低俗片(中国电影的主要观众群年龄是十六七岁到二十三四岁),这证明我们民族文化素质的整体下降。经济发达的文化大国要提升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追求,提升中国电影整体文化层次的精神价值。作为一个艺术家,一定不能自以为是,要明白自己的作品除了赚钱,还要作用于社会,要认认真真拍戏,清清白白做人。
现实主义的边界其实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作家周大新认为,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前辈作家并没有穷尽一切可能,后辈作家依然可以有新的发现和创造。“我觉得当我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使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时,可以与民间历史上超脱事实的传统相结合,写出充满灵性的现实主义作品。”他认为把丰富的现实生活转化成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容易,一方面要冷静观察和提倡社会生活的现实,另一方面要潜心思索怎么去呈现和表现现实,争取最好的效果。
与会专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从根本上揭示了文艺创作与现实的关系,指导着文艺创作如何看待生活现实、如何反映社会历史。在文艺创作上,现实主义不仅是创作方法,更是一种创作精神。大力弘扬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事关优化文艺生态,提升文艺创作品质,多出时代精品。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感国运变化、立时代潮头,丰富题材、主题、样式,提高现实题材创作水平,发掘时代新经验,塑造时代新人物,尊重艺术规律,提升思想境界,讲好历史现实的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以更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汇成当代文艺主流,凝聚中国力量,助力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