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代表委员聚焦文艺创作——有方向 需攀登

//m.zimplifyit.com 2016年03月08日15: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王立元 薛 帅 胡克非 张建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鼓舞了人心,也对文艺工作提出了新的期许。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文艺创作并纷纷表示:文艺界出现可喜变化,但也需在通往“高峰”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文艺环境趋于健康

  文艺工作者凝心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扶持文艺发展的相关政策,文艺工作者也凝心聚力,坚定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全国政协委员、画家李延声兴奋地说。

  “这一年多来,音乐创作的力度逐渐加大,新作品源源不断出现,借助西方的艺术形式,用中国的声音讲述中国的故事、传递中国的情怀,让全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的心声,中国交响乐的话语体系正在形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说。

  “文艺的春天来了,对民族艺术更是‘一声春雷’,文艺界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深化了认识。我希望加强文艺研究,出一部真正的京剧史,促进京剧艺术更好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京剧院名誉院长朱世慧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告诉记者,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印发,国办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宣部、文化部联合召开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宣传文化系统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繁荣发展文艺事业被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推动艺术精品的出现成为重中之重,并取得明显成效。湖南文艺界也从深层次发生着变化。“最近我们组织的一次让艺术家走进贫困村的‘双扎’活动,与精准扶贫结合了起来。”2016年春节后至今,湖南省文化厅组织艺术家分三批到贫困村体验生活。

  “躲在故纸堆里苦思冥想,宅在家里找灵感,真不如到广阔的田间地头,跟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聊聊家常。”李晖说,此次“双扎”之行,艺术家们跟老百姓一起学唱苗歌,并聆听村民讲述他们是如何从“光身汉”逐步奔向小康之家的成长故事。“这些鲜活的故事对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有很大帮助。”李晖说。

  “不知该怎么称呼你,你千里万里来到苗寨里。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你风里雨里走进我家里……”这首《不知该怎么称呼你》在湖南已成家喻户晓的流行曲目,它的网上点击量也已超过两亿。据了解,这首歌脱胎于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讲述的是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走访时,与苗族大妈石爬专交流的故事。“这首歌就是湖南的艺术家下基层深入群众中采风才创作出来的。”这首歌在2016年2月2日的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中唱响,被网友称为“最暖心的春晚歌曲”。李晖骄傲地说,很多湖南人会唱,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又有民族气韵,它怎能不火?

  点赞精耕细作

  摒弃急功近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参加过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为什么现在出不来‘高峰’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把问题点得很透,根本问题就是浮躁,怎么力戒浮躁,怎么防止一拥而上创作同一主题的作品?立项的评审机制上要有主导,如果创作没有独特性,就应当深入生活再创作。在文艺批评上,对雷同化、公式化、快餐式的作品要敢于批评。”

  “关于艺术创作周期,我认为艺术创作是一个相对艰辛且漫长的过程,绝不是靠一夕之功一蹴而就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说,“我们时常说‘打磨’二字,就是要让一部作品慢慢地脱胎换骨,经历一次次拔节后才能成‘精’。这里一定要杜绝‘政绩工程’,尊重艺术生产规律。文化艺术作品要出精品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那些被世世代代保留下来的经典折子戏,不就是在一次次经过历史的磨砺后才传承至今,成为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吗?”

  “上世纪80年代,艺术工作者渴望发展、尊重艺术、充满热情,但缺乏交流。后来,艺术工作者的个人能力远远超越之前,但是一些人的责任感越来越淡漠。技术提高了,但换取的是个人的名与利,丢弃的是精神和灵魂。”全国政协委员、小提琴演奏家刘云志说,繁荣文艺创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基础不牢,“高峰”就难出现,需要从全民素质教育等方面下功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认为,要想创作出“高峰”作品,最主要的是要培养起一支涵盖编导演、服装、化装、舞美等全方位的人才队伍。“去年,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的原创话剧邀请展请来40多家院团演出,发现各级艺术院团都处于缺少人才的状态,其中有6个剧目是一个导演的作品。政府和院团要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通过实践尽快成才。”周予援说。

  “我们要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培养,加大投入力度,从中小学抓起,创建多种展示优秀作品的平台,有条件的要支持作者走出去,开阔视野,向国外的知名艺术家学习。”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同华说。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回到艺术创作源头

  “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越来越强烈、需求越来越旺盛,这也是艺术创作进程中的强劲动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杨孝义说。

  “想要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要提高文化内容的质量,首先要深入生活,根深才能叶茂。如果不扎根生活,抓不到真实的深层次的情感,这样的创作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导陈维亚说。

  “乔羽老先生说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艺术工作者最根本的使命,现在有提法是‘为艺术而艺术才能创造永恒的经典’,我不完全否定现代艺术,但我们要实现中国梦,还是要走自己的路,艺术要为人民,而不能只是为了表达自我。”李延声说。从艺60多年的李延声回顾艺术之路总结道:“创作就像攀登高峰,方向要明确,路途会艰辛,有时候还难免走弯路,但只要方向是对的,就能拿出精品力作。”

  “要有切实的措施,让艺术家深扎下去,现在也有些艺术工作者拿着相机到当地拍一拍,回来网上查一下资料,好像素材都得到了。但是,没有真实的体验是写不出真情实感的。当年为了创作一部舞剧,我到少林寺体验生活30多次,和武僧对面而坐,几天几夜长谈,当时才觉得终于对少林文化有了一些体验。出‘高峰’要戒浮躁,隔绝眼前的名和利,不容易。”冯双白说。

  在李晖看来,要继续繁荣艺术创作,一方面要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拘泥于形式,勇于发声、敢于创作,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另一方面,要坚持主旋律,建立长效机制,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去体验最有温度的基层土壤、去拥抱最火热的人民生活,这样才能为艺术创作汲取更多养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