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金赫楠:文学与新时代

//m.zimplifyit.com 2016年03月11日07:46 来源:中国作家网 金赫楠

  前阵子几个文学研讨活动都很有意思,比如“多媒体融合下的青年写作”、“新媒体环境下女性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全媒体时代文学价值的发现与阐释”等。其中,多媒体、全媒体、新媒体反复出现,我们在文学现场如此高频率地谈论和研究这些话题,其实反证和内含着一种急切与焦虑:面对新兴的文化生产传播方式,面对《琅琊榜》与《花千骨》,面对网络大神与粉丝文化,纯文学的写作者和研究者渐生一种深深的不安和无力感,所以更加急切地想要厘清和再次重申文学的价值与意义。那么,文学原本不证自明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模糊和摇摆了吗?

  网络文学似乎对纯文学冲击最大,但它并非横空出世,其本质上就是五四新文学所奋力反对和革新的旧体小说和通俗文学,经由网络这个新兴媒介满血复活。其文本和下游IP衍生品,就是顺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再次回归的大众通俗文艺。所谓通俗,它的文本质地就注定了这种文艺门类接地气的审美倾向和价值观携带,其讲述的通常是大多数人普泛的情感惯性和认知判断,较少强调作家对生活的独特审美感受和个性化表达;网络文学作为大众文学形式,其携带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水平,不似纯文学所着力追求的高出公众平均水平的思想性。如果说,纯文学写作致力于挑战陈词滥调和人云亦云,通俗文学恰在为普遍存在的既有意识和观念生动赋形。那些正在流行、最当红的大众通俗作品,可以很明显地折射出当下社会的普遍认知水平和人格想象。比如,我们从《花千骨》《何以笙箫默》以及“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流行言情模式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当下社会普遍的女性自我想象和内在欲望,更可以从中观察到大众心理普泛的婚恋价值观和性别秩序意识;充斥屏幕的玛丽苏模式,呈现出来的不是现代社会女性自尊、自强、独立自主的明确主体意识,而恰恰是对现代价值中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以及两性关系中自由平等观念的丢弃和丧失。这与《致橡树》中“我如果爱你,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恰在这时得以凸显。强大的、内在性的独立叙述人,是基于现代小说和新文学的兴起而普遍确立起来的,那种对“他人的真理”的理解和阐释,那种对“理所当然”和“想当然”的质疑和挑战,正是文学独特的价值。而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精英文学和大众文艺,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文化生态结构中,本就应该层次分明又并行不悖。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二者相互支撑、影响、渗透,共同参与着文化脉络的演进。作为大众文化原创力基本源泉的通俗文学,与作为时代思想力审美力标杆的精英文学,二者的共存和交互,也该成为当下文学、文化的常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