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的照片和他给白利德教授的赠言 |
在捷克的汉学界里,有一位名字响亮的老汉学家:白利德教授,他一直以他的东方情怀和持久的热情在给大家讲他的中国梦。
2015年底,白利德教授以92岁的高龄,在捷克艺术家胡摩·波赖次的帮助下,整理好了他自己的个人摄影作品集《五十年代的中国之行》,由捷华协会出 版。白利德教授在上世纪50年代,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驻中国北京大使馆的文化参赞,而这本《五十年代的中国之行》正是他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真实记录。
白利德教授与汉语汉学结缘是源于在他年轻时,对外语和东方历史文化有强烈兴趣;虽然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关闭了捷克所有的大学,但 捷克东方研究所的工作还是在继续。在这艰难的时期,当时捷克的第一位汉学家普实克教授仍然在教授汉语和介绍中国。白利德教授有缘结识了普实克教授,开始认 真地听他授课,开启了他学习和研究东方文化之旅。
白利德教授在北京生活和工作期间,着重研究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他拿起了手中的 照相机,把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都一一真实地记录下来。通过他在中国的生活和工作,他说他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上极重要的国家之一,不仅因为中国的文化是 全世界极其古老的文化之一,而且在全世界也是唯一的一个国家——从古至今一直在同一个地方不断发展自己璀璨的文化和艺术,而其他的文明古国都逐渐消亡了。
在白利德教授的新书《五十年代的中国之行》发布会上,我有幸听到了他的讲话录音(因为他已经是高龄老人,无法到现场),他自己说:虽然我自己说我喜欢自 己的作品,给人感觉有点奇怪,但我还是要说我喜欢。这不仅是因为我喜爱中国,也是因为我要感谢帮助我的艺术家胡摩·波赖次。这些50年代的黑白照片能在书 中如此清晰和有序地一一展现,是因为他用了最适合的方式进行再次加工和放大,他为这本书的设计和制作付出了他的心血,所以我感谢他,我欣赏他认真负责的工 作。
听了白利德教授的讲话,我马上产生了看这本书的兴趣。从他的摄影照片中,我看到了他的中国心:屹立上千年的榫木结构的塔和寺院,东 方韵味的苏州园林,仙境般的丽江山水;古城中的老房子,乡间道上跑着的牛车马车毛驴车和运输物品的骆驼队;那个时代的姑娘大妈老爷爷们的神情,街上家庭商 店经营的情景和个体户走街串巷的民情,新娘出嫁的花轿和用鱼鹰捕鱼的渔民;还有穿着各种不同民族服饰的老老少少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让我最为惊奇的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大街上,那几位骑摩托的大姑娘们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而且在大街小巷里还跑着时髦的公共汽车和小轿车——那 正是5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捷克的汽车和其他工业产品的时期。那时,捷克外贸公司MOTOKOV为此安排了一次宣传活动:把捷克的汽车和摩托车从中国的东边 开到西边,让大家看一看捷克当时工业产品的好质量。白利德教授刚好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他不仅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也通过这个活动与许多少数民族建立了友 谊,如和当时的十世班禅喇嘛就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也由此,白利德教授经常对朋友们说:我很喜欢中国人常常说的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因为在中国 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的人口超过了1000多万(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要把这么多民族团结在一起,就必须有宽阔的心胸。我们世界的不同的种族 都应该相互学习和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和理解,只有这样,我们全世界人民才能团结在一起。
最后,白利德教授再次重复了他爱讲的故事:“愚公移山”,他夸奖这种精神不仅是体现了中国人的坚强毅力,也包含了中国人对子孙后代的高度重视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他的这种赞美也表现在他写的诗里。
1952年10月26日,当年的白利德教授意气风发,站在重庆嘉陵江的船上,写下了《我在重庆》组诗,共分三个部分。组诗的整体都充满了激情,也饱含了 他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热爱。在第三部分的最后一段,他是这样写的:我的双手虽被雨水打得冰冷,/我的血却是这样的沸腾,/我亲爱的朋友啊,/我向你招手: /我站在美丽的人间仙境。
这就是白利德老师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