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16中国·南亚东南亚艺术周开幕式暨第七届湄公河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昆明举行,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的12位作家获第七届湄公河文学奖,其中,中国作家彭荆风和晓雪获奖。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承志,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赵金在致辞中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力度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丰硕。中国·南亚东南亚艺术周举办几年来,正逐渐成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艺术展示的重要舞台、情感交流的重要阵地、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云南将充分发挥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融、商缘相通的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文化项目建设、平台打造、渠道畅通、机制完善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努力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文交流中心。
阎晶明说,我们同住一座山、共饮一江水,相近的地域文化,拉近了心灵的距离。我们相聚昆明,举办这次活动,目的就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携手“一带一路”,以增进交流、加强合作,共赢地区发展机会、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七届湄公河文学奖颁奖典礼,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的12位作家获奖。中国作家彭荆风、晓雪获奖。来自越南、孟加拉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泰国8个国家的作家、画家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2016中国·南亚东南亚艺术周于6月11日至16日在昆明举办。活动期间,每天在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二楼南序厅进行“七彩云南”云南民族歌舞展演和“七彩云南”民族服饰展演。此外,还推出2016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美术展(油画)、《生命之象——十位艺术家的印度视觉》展、第三届南亚·东南亚摄影展、第三届南亚·东南亚书法展等系列活动。各类展演及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获奖作家谈“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
昨日,以“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为主题的中国·南亚东南亚作家昆明论坛开幕。与会作家围绕中国与南亚东南亚文学异同、中国文学及云南文学与南亚东南亚文学的相互影响、如何搭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文学交流桥梁等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探讨。
不同文化汇聚才能创造文化多样性
第七届湄公河文学奖获奖作家、高棉作家协会会员莱克·切穆诺:饮此水,请先思其源泉。我的短篇小说《爱之河》着重写了沿河流域人们保护环境的征程,并有幸入选湄公河文学奖。在此,我以一个居住在湄公河沿岸的青年作家名义,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像小说的作者和依赖河流生存的人民一样,热爱各自生活的疆土,保护环境,创造多民族文化。一个国家各种不同的文化汇聚在一起才创造了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
厚重的地域文化是文学沃土
第七届湄公河文学奖获奖作家、中国著名作家彭荆风:文学作品来自于生活。作家们总是选取有特殊意义和特异色彩的生活来写作。民族众多、风俗各异,是民间文艺的丰富宝库,云南作家得天独厚地获得了异于内地作家的特殊感受。厚重的地域文化是文学沃土,只有深深扎根这块土地,文学才能得到发展。多年来,云南的文学事业能够欣欣向荣,成为中国一支有特色的文学滇军,不少作品为全国注目,为世界注目,就是作家们能真诚地拥抱这块红土地。
作家应有民族魂魄世界眼光
第七届湄公河文学奖获奖作家、中国著名作家晓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作品,越能够增添世界文化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越具有世界意义。每一个作家、诗人,都应当有民族魂魄、人类情怀、世界眼光。作家只有深深扎根于自己故乡、民族和祖国的现实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不断开拓创新,才会创作出无愧于祖国、人民和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以自己独放异彩的艺术成果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