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美国侨报邀请,中国作协副主席王安忆11日下午出席该报作家俱乐部第十二期活动,与来自纽约地区的200多位文学爱好者畅谈,探讨小说写作中的“故事与题材”。
从1976年发表处女作《向前进》开始,创作生涯走过40个春秋的王安忆,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13部、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各8卷,以及散文、论述多种,多次获得华语文学界大奖。座谈中,她生动追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写作动机,并细致讲述了其代表作《长恨歌》的创作过程。
王安忆说,文学与写作让青少年时期的她在文革的混乱与动荡中找到一种宣泄和寄托。文革下乡的经历、80年代的激情岁月让创作发育期的她汲取了充分的养料,赴美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项目更为她打开广阔的视野。“那些年运气好得不得了。”王安忆坦言,中国社会正经历日新月异的巨变,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作家很幸运地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
怎样运用这些素材?王安忆表示,素材需要故事和主题。“中国的作家取得今天的成绩不容易。但眼下美国书店里仍鲜见中国作家的书,当中一个原因是中国作家不像美国作家那样会讲故事,懂得如何将一个平凡的事件扩展延伸,创作思维有些狭窄和僵硬。”
“如今校园里的不少学生,写东西也是动辄一对小情侣之间如何如何,思路欠开阔。”在复旦大学教授中文的王安忆曾请美国作家来校指导培训,“美国作家会让学生们每人想一个名字,最后挑出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生发故事的词,如护照、镜子等。这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近半年在纽约大学作访问学者的经历,让王安忆对中国文学乃至海外的中文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在纽约看到包括唐人街鞋匠等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这些人和故事都可以成为海外作家开展创作的珍贵素材。”
“1983年,我在大连一个座谈会上第一次见到您,那时我只有十几岁。您后来寄给我一本儿童读物,扉页上留言勉励我将来做一个好人,成为一个好作家。”现场一位女听众起身对王安忆说,“时隔33年纽约再相遇,我没有成为一个好作家,但每天在努力做一个好人。”互动环节,一段跨越时空的机缘,感染了百余观众。
座谈会上,侨报总裁游江致辞并向王安忆赠送纪念品。著名作家王鼎鈞应邀出席,他致辞称,王安忆的创作“扩充了文学史的篇幅,增添了中国文化的遗产,增添了我们写作的信心。”
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1972年考入徐州文工团工作。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今年年初出版的最新长篇小说《匿名》,被视为突破其风格的标志性作品。